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

2019-05-09

文章来源:美术报|0
1027次浏览
作者 王竹君

原标题: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

  北宋 佚名 洛神赋图卷 27×635.3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主要就是强调传神,手目相应当以传神为目的。要做到传神,不仅要表现出描绘对象的个性与神韵,还应当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做到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而只有画前立意,在作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绘画技巧成熟的基础之上达到传神之效果,使画作尽善尽美。

  “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是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出的关于人物画创作的重要观点,在中国画论的发展中,所有画科的创作皆可遵循这一创作方法。“神仪在心”是说所画人物的外在仪态应与人物的内心情感相一致,刻画出神态细节方可达传神之目的,“手称其目”则是指传神还需要画家做到心手相应。

  此句本意强调形神的关系,这里的“神”是指画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俞剑华在《中国画论选读》中对此句的解释为“不能只注意外形的表现,要刻画内心的神仪,手与眼的水平要一致”。顾恺之在《论画》中曾多次提及绘画作品中人物外在形象的刻画和内在情绪的表达,但他是围绕神而论的,重点不在论形。例如:“《壮士》有奔腾大势,恨不尽激扬之态”,“《列士》有骨俱,然蔺生恨急烈,不似英贤之慨”等,顾恺之的态度是:画以神为中心,写形的目的是为了传神。一旦没有了神韵,再为细致的外形刻画也无法打动观者,只能说“虽美而不尽善也”。顾恺之评《壮士》一画:画家虽然描绘出了人物奔跑时的姿态,但未能充分表现出其激昂奋发的神态以及内在情绪;评《列士》时指出画中蔺相如的神态、动作过于夸张和猛烈,与其英明贤者的形象不符。由此可以看出,顾恺之论画以“传神”为美,相较于“形”而言,“神”更为重要。后来画家们都把“传神”作为人物画的最高准则,而后山水画、花鸟画也都以“传神”为标准。此时,“神”就不仅指所画人物的内心情感,还包括画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出描绘对象的外在形状,还应对画家和所画人物内心进行挖掘。

  因此,为达传神之目的,后来画家进行艺术创作时,多注重创作前的酝酿过程。“意在笔先”“得心应手”都有此意,“先立意而后落笔,所谓意在笔先也。”(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山水》)王原祁在《雨窗漫笔》中强调:“意在笔先,为画中要诀。”绘画创作绝非提笔就画,而是需要在创作前期经过一番关于主题、形象、布局等多方面的苦心经营,才能将画家心中构思成熟的意象物转化为艺术形象。

  文同的“胸有成竹”说与“意在笔先”也有同样之意,清代郑板桥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以造化为师的基础上提出“其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板桥题画·兰竹》)后又引发出“胸无成竹”一说。画家在作画前要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但“胸中之竹”并不十分清晰,待下笔时,所画出的内容与之可能相合,也可能不合,这时应当随机应变,不受“胸中之竹”的影响和束缚,便可得“法外之趣”,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所以说,“意在笔先”是作画的必经过程,但作画时不能让“胸有成竹”成为绘画创作的桎梏,需灵活应变,这样才能创作出传神之佳作。郑板桥的“胸无成竹”说可以看做是顾恺之“手称其目”一词的推演与发展。

  “神仪在心而手称其目”主要就是强调传神,手目相应当以传神为目的。要做到传神,不仅要表现出描绘对象的个性与神韵,还应当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做到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而只有画前立意,在作画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绘画技巧成熟的基础之上达到传神之效果,使画作尽善尽美。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859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292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157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04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48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48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228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791热度

最新文章

山川墨韵 万象葱茏——当代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川墨韵 万象葱茏——当代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在《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

2025-04-11

秋色满目 棋乐怡然——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秋色满目 棋乐怡然——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出生于北

2025-04-10

天机流动 音韵叠出——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马兴瑞先生花鸟画有感

天机流动 音韵叠出——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马兴瑞先生花鸟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看十几年前,年过五旬的马兴瑞先生小品花鸟画,体会

2025-04-09

因水造境 襟怀家山——贵州美协原主席杨长槐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析

因水造境 襟怀家山——贵州美协原主席杨长槐先生作品(《西部成

宾虹翁《虹庐画谈》中说:“名画大家,师古人尤贵师造化,纯从真山水面目中写

2025-04-09

老健古朴 静谧天真——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家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老健古朴 静谧天真——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家安先生作品(《西部

“宁丑勿媚,宁拙毋巧,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 每每看到何家

2025-04-07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喜欢狮子,也喜欢画狮子,积稿颇多。他认为狮虽为猛兽,然性情和易,他

2025-04-03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

综观展厅可以看到,参展艺术家大都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他们既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四严”管理,即严格管理、严而有度、严中有爱和严盯紧抠。这四个“严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发展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去。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主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学校创建18年来,全体成功人励精图治,创新拼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 ,成功学校蓬勃发展 ,优秀的老师特别紧缺 。而这时候 ,政府又

2025-04-03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作品赏析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

史伟先生的这幅六尺整张《晴岭归云》,纵横朴茂、凝涩古拙的皴笔造景,而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