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真性情 方得形式美

2019-05-05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0
1543次浏览
作者  王建南

原标题:胸有真性情 方得形式美

  《双燕》

  《狮子林》

  《大昭寺》

  时值吴冠中诞辰100周年,已步入尾声的“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携40余件吴冠中水墨及油画佳作,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静候热爱艺术的人们。

  在吴冠中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不但有力地推动了油画本土化的进程,而且在中国现代水墨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艺术实践。本次展览除绘画外,亦展出吴冠中部分手札,从文字到绘画,或可更好地了解其艺术思想脉络。

  找寻具象与抽象的关联点

  “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一句名言。他曾说,抽象成了某一艺术形式,但仍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风筝不断线,不断线才能把握观者与作品的交流。

  在他创作于1988年的《狮子林》中,画面五分之四以上的空间被太湖石所占据,游走的线穿插迂回,极尽线的表现韵味,与散布其间的彩色斑点,构成了纯粹抽象的表达。当观众陷入不知所措之际,右上部假山之上露出的亭榭与游廊一角,画下方一泓池水,倒影涟涟,浮萍与游鱼,点缀其上,把观众从抽象的意味中一下子拉回到具象的意境。这出其不意的抽象之美如同飘荡在高空的风筝,自由而奔放;而小桥、亭榭与游廊,就是联结风筝与大地的那根线。吴冠中总能在具象与抽象之中找到最恰当的切入点。

  展品《双燕》同样将西方的构成与东方的情致包容其中。在江南的黑瓦白墙上,吴冠中发现了平面分割的奥秘,通过巨大的白墙与黑色门洞的组合,横向的长线与纵向的短线,形成强烈对比,达成了画面的协调与均衡。毫无疑问,他借助《双燕》系列,巧妙地回应了荷兰抽象大师蒙德里安对于几何形式感的极致追求。尽管在创作上受惠于蒙德里安,但吴冠中认为,蒙氏的作品欠缺情意的表达,而自己的《双燕》“明确表达了东方情思,即便双燕飞去,乡情依然”。横与直、黑与白的对比美,固然引人注目,而盘旋在屋檐之上的两只燕子的身影,更表达了游子对于故乡无限的眷恋。这一条传情达意的线,将画家的心绪与观者连在一起。

  写生与传统是其绘画之源

  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吴冠中最重视写生,一生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他像那个风筝,写生是他保持与大地联络的那条线。

  他常常背着画架到处选景,移山填海般地重新组织画面,如何在画布上串起最美的景致,是吴冠中固定不变的追求。他曾经冒着新疆高达四十多摄氏度的气温,挥汗在高昌和交河两座故城的泥墙之间寻寻觅觅。他曾经摸黑起床,背着笨重的画具、雨具和干粮,在井冈山中爬数十里山路,只为找寻一个最佳取景点。在长达四十多年的写生岁月中,他引发过很多当地人诧异的目光:这人是干什么的?背着小木箱和小包袱,脚步时快时慢,走走停停。时而失望地摇头,时而激动得面露笑容。于是有人猜他是勘测队员,有人说他是修伞的,有人认定他是收购鸡蛋的。鲜少有人将又黑又瘦的他看作是画者。吴冠中曾多次谈到写生情结源自创作对情感的需求,只有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创作灵感才会源源不竭。

  学习传统是吴冠中另一条保持艺术活力的生命线。一幅创作于1977年的《虚谷是师》充分体现了他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视与深入挖掘。他曾言,虽然相隔100年,生活在清末的画僧虚谷却是他特别想见面的人。虚谷的画在整个晚清的花鸟画作品中独树一帜。他特别注重线条的韵律美,常常将传统绘画中已成为固定表现方式的线条一分为二,以其特有的顿挫韵律赋予了物象崭新的美感。在杭州国立艺专上学期间,吴冠中在潘天寿先生引领下初识虚谷之画,此后岁月中,他曾多次临摹其画作。这幅名为《虚谷是师》的临摹作品上,有一只甲鱼绕着一块顽石在悠游,壳盖上呈现出来的多块六边形,组合成一种别样的形式美,被独具慧眼的虚谷发现并绘入图中。同样钟情于形式美的吴冠中体会到虚谷利用几何图形探索绘画形式中的趣味性,此后多有借鉴。

  拒绝纸上的笔墨游戏

  除了虚谷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师之外,在吴冠中的艺术生涯中,还幸运地遇到了20世纪极具创新能力的前辈师长,如林风眠、潘天寿、吴大羽等。他曾多次撰文纪念这三位导师,本次展览特设专柜陈列其悼念林风眠的文章手稿。

  展柜中有一篇文稿引发了上世纪80年代整个艺术圈关于“笔墨”的大讨论,它就是《笔墨等于零》。吴冠中一再强调形式美,然而他批评一味追求笔墨趣味的风气,明确主张内容才是笔墨形式的指挥棒。以最具吴氏风格的江南水乡题材为例,乡情与故园,是他一生难忘的记忆。展厅里有他的写生作品《李村院落》与《渔船》,表面上是粗线与细线的勾勒,实际上在背后隐含着画家历经过的艰苦岁月。1970年,吴冠中被下放到河北省的李村劳动,在被剥夺画画权利的环境里,他只能目识心记所见美景。而《渔船》更是勾起了他对父亲的深沉回忆。当年的父亲正是划着借来的小船,送他到无锡去参加师范入学考试;待考中之后,又是划着同一艘小船送他到学校报名入学。因此,吴冠中一生最爱画小渔船,无论笔墨的深浅,都寄托着他的深情。他十分反感那些纸上的笔墨游戏。

  当笔墨被艺术家赋予了情感之后,多变的笔墨技巧应成为所有画家努力磨砺的目标。其1961年创作的油画《大昭寺》中,大昭寺的墙面、砖瓦、帐篷、地面与天空,通过准确到位的简练平涂,既交代了物象的形体,又突出概括了质感,把视野中的具象之物转化为自己的一整套艺术表达语言,进而步入随心所欲的形式美境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6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1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70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25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6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0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976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42热度

最新文章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