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吴银杉老师的肖像画艺术

2019-02-15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1043次浏览

艺术简历

吴银杉,湖南株洲人,1978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中戏绘画研究生毕业,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国家美术课标研制组专家。第二届亚洲美术双年展组委会副主任,美国艺术杂志《ALONG》特邀主编。

代表作品:

《晨》入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

《小岛》入选“首届中国风景油画展”(国家博物馆)

《脊背》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江苏美术馆)

《远方地平线》获国庆40周年北京美展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馆)

《雪域盛事》获纪念毛泽东《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中央美院美术馆)

《等待》获文化部与台湾中华文化基金会主办油画大展铜奖

《经堂前的藏女们》获亚洲美术双年展学术奖

作品多次入选北京美协主办的展览。参加“经典与风范——当代值得关注的艺术家邀请展”,2013年“中国创新艺术家提名展”、“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邀请展,“学术引领市场――当代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家邀请展”,获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颁发的“艺术领域卓越成就”荣誉证书。

先后5次获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绘画教学基金奖。

曾赴俄、法、意、德、西、荷、美、马等国进行艺术考察及参展

《牛满子》61×50cm 2016

创作随感

吴银杉

▲肖像画不是“肖像”,不是模特儿的外形的拷贝,而是对象精神气质的表现,应透过外部形态的观察,去寻找铸成“这个人”特有容貌的生活印记。画家的眼睛不应是感光底板,而应是思想侦察的“雷达”。发现对象的心灵轨迹,把握对象的精神指向。

《三甲老汉》

▲人物画重要的是人的精神和状态的把握。人的精神往往折射的是时代的精神,社会的精神,是所处环境的生存状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无论是写生还是离开了对象(模特儿)之后的创作,都应当准确把握“这一个”,让观众感觉到一个真实的人的存在。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这一个”就没有更丰富的人,也就没有人的社会群落和社会属性以及人的时代印记。

《打工者》50×38cm

▲人的精神状态的表现是人物画的最高境界,即形神兼备。顾恺之画人像久不点眸,是在等待人物最传神的一瞬间,以寻找他所处的那个遥远年代的心灵感应。《蒙娜丽莎》的问世象征着中世纪神权的终结与新时代人文主义的开始、象征着新兴富有阶层的高度自信。伦勃朗的不同阶段的自画像深刻表现了他从青年得志,到中年荣华富贵,再在走向老年穷困潦倒的精神写照。他的创作经历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世俗偏见与愚昧无知的无奈。埃贡。席勒天性敏感、抑郁,当时正处于一次大战的社会动荡年代,因而他画的人物体态扭曲、神情压抑、神经质般的动态造型,给人以惊世骇俗的深刻印象。这些大师的画作都是表现精神状态的神品和极品,具有永恒的价值。

《红围巾老太》50×38cm

▲对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一直充满向往。那里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却有着孕育滋养艺术的土地。西北的农村环境独特,风情淳朴,农民形象粗犷、结实、强烈,叫人过目不忘。老汉结构鲜明、轮廓清晰;老太饱经风霜、布满皱纹;还有朴实、腼腆,透着红脸盘的农村姑娘。这些都使人激情充沛、灵感闪现、思维活跃、观察力敏锐、注意力集中。眼、脑、手高度协调,因而很容易进入作画的最佳状态,画出好画。

《白须老人》

▲与某些毫无特征的年青人比,老头对我更具有吸引力。老头形象强烈、结构鲜明、更能找到某种“纯粹”的语言。如同范宽找到了终南山,梵高“发现了”向日葵;而蒙德里安则对看起来十分呆板的水平线和垂直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致,这些都是“纯粹”的造型语言的吸引力,是艺术家们对生活中某些物象产生的心灵感应。老头(老太)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是一种象征:它如同历史的年轮,渗透了酸甜苦辣,演绎着人间沧桑;又如同历史的教科书,那丰富的阅历告诉人们走过的历程;它是社会的缩影,从某一个侧面反映我们当今社会的种种现实,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与联想。

《女青年》45×32cm

▲写生也是创作,写生对象只是画家表达思想的媒介。人物写生是表达画家对人的看法。风景写生是表达画家对自然的看法。人物画要有“人情”,风景画要有“风情”,静物画也不能“静”,是画家托物言志的“媒体”。

▲当然真正的画家是不会满足于写生的。因为单纯的写生是有局限的,与构思严谨、主题深刻、内容丰富的大创作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菜园老头》50×38cm

▲写生要做到“有中生无、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是高度概括、宏观把握、大胆舍弃;无中生有是指写生对象中没有但必须加入到画面的东西,是那些使画面完整并具有表现力的东西。它存在于画家头脑中,是画面结构的完善,是节奏与韵律的整合。是将对象的某一部分丰富化、精致化,是凝聚于笔头的修缮与精华,是画龙点睛、出神入化的传神之处。画写生也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面面俱到,画起来累己,看起来累人。

《小王庄大娘》

《化稍营农民》

《胖大嫂》50×38cm

《娇娇》61×46cm 2003

《三甲村民》

《昌盛街东五巷》局部1

《昌盛街东五巷》局部2

《昌盛街东五巷》局部3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859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292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157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04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48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48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228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791热度

最新文章

山川墨韵 万象葱茏——当代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川墨韵 万象葱茏——当代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在《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

2025-04-11

秋色满目 棋乐怡然——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秋色满目 棋乐怡然——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当代人物画家马海方先生,出生于北

2025-04-10

天机流动 音韵叠出——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马兴瑞先生花鸟画有感

天机流动 音韵叠出——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马兴瑞先生花鸟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看十几年前,年过五旬的马兴瑞先生小品花鸟画,体会

2025-04-09

因水造境 襟怀家山——贵州美协原主席杨长槐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析

因水造境 襟怀家山——贵州美协原主席杨长槐先生作品(《西部成

宾虹翁《虹庐画谈》中说:“名画大家,师古人尤贵师造化,纯从真山水面目中写

2025-04-09

老健古朴 静谧天真——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家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老健古朴 静谧天真——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何家安先生作品(《西部

“宁丑勿媚,宁拙毋巧,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 每每看到何家

2025-04-07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负伤之狮》背后的故事

徐悲鸿喜欢狮子,也喜欢画狮子,积稿颇多。他认为狮虽为猛兽,然性情和易,他

2025-04-03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

在影像洪流中重构艺术史诗——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

综观展厅可以看到,参展艺术家大都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他们既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楼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师

“四严”管理,即严格管理、严而有度、严中有爱和严盯紧抠。这四个“严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

成功发展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去。在迎来送往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主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寄语成功新学年

成功学校创建18年来,全体成功人励精图治,创新拼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 ,成功学校蓬勃发展 ,优秀的老师特别紧缺 。而这时候 ,政府又

2025-04-03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作品赏析

笔凝岭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山水画家史伟

史伟先生的这幅六尺整张《晴岭归云》,纵横朴茂、凝涩古拙的皴笔造景,而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