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守艺人:把民间地摊戏唱下去

2019-01-24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0
315次浏览

“崆峒笑谈最初主要以‘闹笑话’为主,说的是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唱的是邻里之间的趣闻轶事。”甘肃平凉“崆峒笑谈”传承演艺中心主任李丹宇日前介绍说,笑谈是农民自己创作的,除了要保留“原汁原味”,探索通过艺术“包装”,使其登上大雅之堂,要把咱老百姓的“地摊戏”一直唱下去。

崆峒笑谈又称笑摊、笑坛,俗称“谝干传”或“丢丑”,是一种以逗乐为主的传统民间小戏。《东京梦华录》中记有“学乡谈”,《笑史》中有“世所传笑谈,乃其影子”的记载。主要流传于甘肃平凉地区,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图为李丹宇介绍崆峒笑谈剧团表演服装。魏建军摄

李丹宇介绍,崆峒笑谈大约形成于宋元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其剧目内容多为民间日常生活的纠葛、琐事,包含笑料,也有青年男女爱情小故事。从内容到形式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特别是其语言,朴实生动,通俗机智,幽默又耐人回味,“它是喜剧,又是丑戏。”

“尽管一上场你就知道什么人物,但是每个演员的表演方式不同,效果总是出乎预料,这也正是笑谈的魅力所在。”李丹宇说,发展成今天的小戏,说唱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从刚开始单个的闹笑话、讲故事,发展到两人传统相声似的一唱一和,再到几个人同时表演,每人扮演不同角色,“但崆峒笑谈所有的曲目,都是喜剧,没有正剧和悲剧”。

李丹宇说,一般在演出大戏之前,会先演一些笑谈,正因为是喜剧,以此来热场。然而更多时候,笑谈还是在民间,在街头、在大院,点一盏煤油灯,用胭脂画两个红脸蛋,扎个红头绳,甚至穿着破棉袄、破鞋,人们就开始了“想唱就唱”的娱乐生活。

而对于农村人而言,乐器和服装,相对比较缺乏。“他们是本着有什么用什么。”李丹宇告诉记者,有一个二胡也能唱,有一个板胡也能唱,有一个三弦也可以唱,好多乐器借用的是耍社火的道具来演出。村里过年过节,村民搬新房等都会用笑谈来助兴。

李丹宇坦言,笑谈是老百姓自己的东西,是一种口头文学,有时候“艺术性”不高,但是反过来讲,它能够把一个小的笑话,能够改编成一个剧目,立起来,作为一个立体的艺术让人们欣赏,难能可贵。至于它为什么缺乏“思想性”,因受当时封建思想统治的影响,不敢讲政治,只能讲笑话,让大家高兴就行。

“凡是走入了这个行当的人,不知道他们的热心从哪来,特别热爱,又没人给他们钱。”李丹宇对此感同身受,很多老艺人,在串门聊天的同时,也不忘“切磋”唱功,探讨新唱法。然而,随着老一代的艺人逐渐离世,原汁原味的笑谈越来越少。

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凉开始对崆峒笑谈进行了挖掘整理,平凉文史第五辑《戏剧史稿》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笑谈”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直到2007年,原崆峒区秦剧团又组织人员多次深入农村,向笑谈传承艺人虚心请教,挖掘、整理、保护遗存剧目。“只要听说谁会唱,就去找寻。从乡间小路到田间地头,搜集到了最鲜活的原生态资料。”李丹宇说。

像李丹宇一样的老艺人,都希望笑谈能在原生地继续传承。然而,由于资金缺乏,导致传承“热几天,就凉了”,无法长期坚持。他说,“虽然省里一次性拨款支持建了传习所,但没有一定的活动经费来扶持当地农民演出,原地保护、原地传承举步维艰。”

2011年,“崆峒笑谈”被正式列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崆峒笑谈开始与崆峒武术“一文一武”,经常同台展演,向南来北往的游客展现当地老百姓的民俗文化。

据了解,该传习所自2005年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挖掘整理、编排演出“崆峒笑谈”传统剧目20余出,创作演出现代秦腔戏2台,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进社区等活动170余场。目前,该演艺中心已成为乡镇(社区)笑谈业余剧团的培训基地,累计完成演出65场次。

李丹宇表示,崆峒笑谈是地摊戏,要供今天的人来欣赏,首先要保证它的原汁原味,然后与时俱进,完整剧目,加强艺术性,使其登上大雅之堂,供更多人欣赏。同时,帮助恢复民间“崆峒笑谈”剧团,举办原生态汇演,培养传承人,留住黄土高原上的这一民间文化精粹。

现年60岁李丹宇10岁就已入行,“科班出身,演了一辈子戏,我想好好休息一下。”他说,工作了50年,每天都想着明天要干什么,半年后退休,他想过一个月非常懒散的生活。不希望有任何打扰。虽是这么说,但不可否认,他心里最惦记的,还是崆峒笑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祁海峰
祁海峰

祁海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河北省

 1件作品 277热度

梁占岩
梁占岩

每每赏读到梁占岩先生的画作,我总能感受到隔着时空吹来的魏晋之风,笔笔生发

 1件作品 926热度

满维起
满维起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诗句)。我们今天再来讨论满维起

 4件作品 3849热度

张复兴
张复兴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家“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张

 6件作品 4956热度

李明久
李明久

“学写山石,必多游大山,搜寻生石,按形求法,触目会心……故曰神而明之,存

 4件作品 3849热度

范扬
范扬

南朝宗炳论画曰:“澄怀味象”,又说:“含道映物”。静穆澄观和生命活泼是万

 9件作品 6001热度

白云乡
白云乡

赏读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云乡先生笔下的山水画作《山川气象》《清朗乾坤》(成

 8件作品 7448热度

马刚
马刚

“情之所到,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王夫之《古诗评选》),作诗

 2件作品 2361热度

最新文章

油彩中的家园 光影里的乡愁——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郭永文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刊载)赏读

油彩中的家园 光影里的乡愁——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主席郭永文作品

乡土,对一个画家而言无疑是最熟悉、最爱好,也是最值得表现的、讴歌的题材。

2024-09-19

禅境入画 性灵飘逸——青岛著名画家张京城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禅境入画 性灵飘逸——青岛著名画家张京城先生画作(《西部成功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澄澈、静穆的体物观照,为其意境创造的始基;以飞跃、灵动

2024-09-18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开

2024年9月13日下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召

2024-09-14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成功美术馆喜迎中秋甲辰馆藏名家特展

“丹青为引共邀月”。甲辰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

2024-09-13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作品赏析

大笔酣畅 开合洒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余涛

余涛先生的这幅《露浥清韵》,用笔落墨酣畅而简括,茎枝纵横而开张,或铺笔抟

2024-09-13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鸟画赏读

大写师造化 文气得心源——《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刘继红先生花

评论家贾德江曾以 《洗出徐熙落墨花》来品味刘继红大写意花鸟画,其中说

2024-09-13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少茂等当选为副主席

著名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新一届甘肃省美协主席 白恩平、包

成功美术馆馆藏佳作画家王骁勇先生当选为新一届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白恩平

2024-09-11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赏

高山流水 韵味绵长——滨州画院名誉院长李玉泉作品(《西部成功

李玉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兼善,他的每幅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巧妙的构图

2024-09-11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青先生作品赏析

笔契高原 祁连秋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海美协理事张建

张建青先生的这幅《高原秋韵》,从笔墨、造景上来看,都是十分贴合其所面对的

2024-09-11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惟恍惟惚 斑斓其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先生作品(《西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语

2024-09-10

“墨驼”仙去 魂归道山——惊闻陇原画坛巨擘杨志印先生逝世

“墨驼”仙去 魂归道山——惊闻陇原画坛巨擘杨志印先生逝世

秋云戚戚,陇头水咽。陇原画坛巨擘、墨驼国画大家、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高

2024-09-06

笔简意远 图清境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人物画家冯向杰先生作品赏析

笔简意远 图清境深——《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人物画家冯向杰先

冯向杰先生的这幅人物画作《赏梅图》,以兼具速写和国画铁线描的笔线造形人物

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