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枚价值连城印章 件件禁止出国展览

2019-01-22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0
644次浏览
    对于文物来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比成为“国宝”更加有难度和荣誉感的话,那大概就是成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可移动文物10815万件/套,而其中禁止出国文物的数量只有195/套。然而就在这么低的概率之下,相比青铜、陶瓷、书画这些大类显得有些不起眼的印章,竟然也硬生生“挤占”了3个名额(2013年公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打遍印章界无敌手的前三名是何方神圣?相信各位看完这3枚印章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就应该知道了!

一、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

▲“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长12.4厘米、宽12.1厘米、高11.4厘米,重3.27千克,西藏博物馆藏

“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就是元朝皇帝赐给国师的玉印,它最大的意义就是: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中国行政版图。这枚“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为青玉质地,印钮是一对精雕细刻的卧龙,而印文是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创制的八思巴文。

▲八思巴文“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

大家都知道,元朝时的蒙古铁骑很厉害,几乎用武力征服了半个地球,但在面对西藏时却罕见地采取了和平统一的方式。

▲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

当时领导西藏的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可能意识到自己的拳头没有人家硬,在面对凶悍的蒙古铁骑时,萨迦派很明智地选择了归顺。1247年,萨迦派的首领还千里迢迢赶到甘肃,会见了当时蒙古汗国的太子表达归顺之意。

▲元世祖忽必烈

之后忽必烈即位,在西藏设立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域,萨迦派的多位首领也先后被封为元朝的“帝师”和“国师”。

▲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

我们常说“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就是这句话最有力的证据!

二、滇王之印

▲“滇王之印”边长各24厘米,高2厘米,重90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据《史记》记载,2000多年前,在今天云南省境内有一个叫“滇(diān)”的国家。当时武力值爆棚的汉武帝兵临滇国,吃了败仗的滇王只能投降。之后,汉武帝赐给滇王一枚“滇王之印”。

1956年,考古学家在昆明滇池岸边发现了一个墓葬群,其中出土这枚闪烁着“土豪金光泽”的金印——“滇王之印”。印面呈正方形,上刻篆书“滇王之印”4个字,印钮是一条昂着脑袋、身体盘曲的蛇,不过雕刻手法简练又粗犷,蛇身上的鳞纹有蛇头那么大。

按照汉代的规定,臣服国国王的金印印纽一般用蛇、骆驼等造型,太子和诸侯王则用龟钮。“滇王之印”与汉代金印的规制,和《史记》的记载完全符合,不仅证明了《史记》记载的准确性,更是古滇国存在的有力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印章上的“王”字,它中间的一横是靠上的,古时候的“王”字就是这样写的,如果把中间的横写在正当中的话,在古代就不念“王”了,而是念“玉”。

三、皇后之玺

▲“皇后之玺”,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吕后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皇后之玺”自然是吕雉身份的象征。这枚“皇后之玺”为新疆和田羊脂玉质地,玉石上雕刻的是一只螭虎,造型生动,玉石上雕刻着“皇后之玺”四个篆体字,玺文字体规整大气,雕琢技法娴熟。

公元前180年,铁腕儿的吕后病死后,她的“皇后之玺”亦随她一起埋入汉高主刘邦的长陵。204年后,赤眉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盗掘吕后墓,兵荒马乱之中,“皇后之玺”遗落在刘邦与吕后合葬的长陵园区附近。

1968年9月的一个下午,家住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的孔忠良下学之后,在回家的路边水渠边上,发现了这枚印章并带回了家。父亲孔祥发看后觉得这不是一件普通的玉石,便和儿子将这枚小石头送到陕西省博物馆(现在的碑林博物馆)。

经专家鉴定,正是西汉吕后的“皇后之玺”,价值连城!此后,“皇后之玺”便存放在陕西省博物馆,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改建后,“皇后之玺”成为镇馆之宝之一。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05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500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656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884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129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40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70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561热度

最新文章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健先生作品赏析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大吉大利》,画家鲜红用彩抟笔

2025-07-10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所以画家反

2025-07-09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问题;明心见性,简言

2025-07-08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