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归还问题愈演愈烈 高科技复制品是否为新选择

2019-01-02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0
625次浏览

  2015年,一尊用3D打印技术打印而成的尼菲尔提提王后像——《另一个尼菲尔提提》在埃及引起轰动。要知道,这尊雕像超过3000年历史的石灰石原版,自一百年前被德国考古队挖掘出以来,就一直存放在德国柏林的新博物馆(Neues Museum)。数年来,埃及政府一直要求其归还文物,但都遭到德国当局的拒绝。

  因此,尽管3D雕像的制作者——由简·尼克莱·内尔(Jan Nikolai Nelles)和劳拉·艾-巴德妮(Nora Al-Badri)组成的艺术二人组,是在未经博物馆同意的情况下,用移动设备将展厅里的雕像偷偷扫描后拿到的数据,人们却将他们的行为称为“世界上最合乎道德的艺术偷盗”。当合理的要求被拒绝时,人们似乎便会原恕“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行为。而一场新的辩论也自此开启:在文物归还的问题上,科技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数字复制技术的崛起

  包括艺术家、艺术机构工作人员和科技从业者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科技会在归还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现实环境给了他们足够多的信心:虚拟现实和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而一些技术早就应用到了博物馆的展示和管理中。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VR技术对埃及墓穴进行虚拟访问,全方位观看极其敏感的洞穴壁画。在波士顿,一家科技初创公司利用AR技术(Augmented Reality)的神奇魔力,将于1990年被盗窃的伦勃朗的《暴风雨中的基督》(Christ in the Storm)“归还”给了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

  除此之外,3D扫描和打印技术的进步,为制作真实的复制品提供了可能性。2016年,文物保护专家将有着2000年历史的巴尔米拉贝神庙拱门的复制品带到了纽约和伦敦,以使人们意识到这座叙利亚古城所遭受的破坏。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一家建筑公司对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帕台农神庙大理石雕塑进行了3D扫描,并将之放置到了奥运村当中。

  许多博物馆已经开始展示或收藏非原作。例如,伦敦的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就有两个专门收藏复制品的大厅,这些复制品包括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和吉贝尔蒂的《天堂之门》。这些复制品可能不具有与原作相同的经济价值或历史价值,但它们的美学价值相当,而教育价值也没有减损。

  “目前,制作文物的3D复制品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还未有任何基于归还协议的3D复制”,托马斯·弗林(Thomas Flynn)如是说。弗林是3 D建模公司Sketchfab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文化遗产项目。该公司曾经承接了大英博物馆最具争议文物的3D扫描项目,比如从拉帕努伊岛运来的摩埃纪念碑和罗塞塔石碑。

  复制品的潜力

  随着归还文物的呼声日益高涨,可能利益相关者很快就别无选择,只能考虑技术在归还过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随着博物馆竞相将藏品数字化,越来越多的文物来源国意识到被盗文物在世界上的位置,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与此同时,政治环境正在发生变化。2018年,国际政府最高层的官员,包括法国总统艾曼纽·马克龙在内,开始认真考虑甚至提倡归还殖民时期的文物。

  2018年11月,一份法国政府委托编写的激进报告建议,法国应该开始着手归还非法掠夺的文物。作者还提到了高科技复制品在填补欧洲收藏空白的潜在作用。

  作者在报告中说:“甚至可以考虑用设备来填补归还文物的空白,将它们安置在西方的博物馆中——它们的光环会在机械叙事和数字工具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帮助下继续存在。”

  作者还提到蓬达尔克洞穴(Chauvet-Pont-d ‘Arc Cave),这座拥有大量精美史前绘画的洞穴已经封闭了20多年。作者同样建议为参观者提供复制品,“在保存原作同时又不失去任何经验和情感效果的基础上,为观众提供可供参观的复制品地点。”

  与此同时,持支持态度的学者们提议改变机构思考文物价值的方式。麦克斯韦·安德森(Maxwell Anderson)是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前馆长。他最近在《艺术新闻》的专栏文章中指出,利用技术来调解道德争议“至关重要”。

  2018年10月,在梵蒂冈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意大利埃及古物学家克里斯蒂安·格列柯(Christian Greco)表示,“我们不能继续强调原作的神圣性。”

  复制品之外

  但是,正如内尔和艾-巴德妮所说,他们是偷偷地获得了尼菲尔提提雕像的数据。而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会开放自己的珍贵藏品。

  “他们早在多年前就记录下数据,从来没有向公众开放过”,两位通过电子邮件告诉artnet。(值得注意的是,当复制品出现时,一些专家声称,这一定来自博物馆自己扫描的版本,而不是他们所谓的来自移动设备。)

  支持者们表示,为了研究目的而开放博物馆藏品,是使知识非殖民化的重要一步,而知识非殖民化,往往会被急于宣称拥有实物所有权的特权阶级反对。文物出土国的学者和艺术家有权知道本国历史,即便对文物的最终所有权仍在讨论之中。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收藏有大量原住民艺术的西雅图伯克博物馆(Burke Museum)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邀请了大约150名艺术家和学者近距离研究藏品。虽然有些艺术家会去制作复制品,但大多数当代艺术家都只是将其作为创作灵感或者教学工具。伯克的西北土著艺术策展人凯瑟琳·本-马尔库塞(Kathryn Bunn-Marcuse)说,“伯克的藏品充满了创作者的智慧,而它们可以成为将智慧传递给后世艺术家的催化剂。”

  2018年柏林双年展上展出的一件作品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艺术家蒂埃里·乌苏(Thierry Oussou)的装置作品《不可能什么也不是》(Impossible Is Nothing),通过视频表现了2016年非洲贝宁的考古现场。艺术家导演了一场假的考古发掘:从斧头片到皇家宝座,被挖出来的物品都是真正文物的复制品。

  艺术家告诉《卫报》:“非洲的财富已经所剩无几。当年轻的学生想要写关于他们祖国的宝藏时,他们不得不去法国做研究。但是当我在贝宁的时候,我没有钱买到法国的机票。”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05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50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661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89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140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410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713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565热度

最新文章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健先生作品赏析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大吉大利》,画家鲜红用彩抟笔

2025-07-10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所以画家反

2025-07-09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问题;明心见性,简言

2025-07-08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