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九寨沟》赏析

2018-12-13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0
1229次浏览
原标题:何海霞《九寨沟》赏析

  九寨沟(国画) 193.7×178.7厘米 1996年 中国美术馆藏

  何海霞(1908—1998)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北京人。早年从师张大千学画,1946年随张大千入川写生,1956年调入陕西美协从事专业创作,1983年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提起何海霞,人们自然会想到“长安画派”。但我们今天看到的《九寨沟》这幅作品,却是他晚年变法,跳出“长安画派”界格之后的作品。

  1961年10月在北京等地举办的巡回展览中,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的主要成员石鲁、赵望云、何海霞、李梓盛、康师尧、方济众等人共有150余件作品展出,此次展览在美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长安画派”的名字一时间享誉全国,石鲁、赵望云、何海霞被称为“长安三杰”。“长安画派”重视当代生活与革命题材的表现,重视现实对象与现代人物的描绘,他们力求体现出绘画手法及审美情趣的时代风格与地域特色,认为中国画作为时代的产物必定能反映时代的风貌。这也正是何海霞在1949年告别老师张大千之后,在新社会、新环境、新创作理念下生发出的新面貌。围绕着全新的思路,何海霞在传统绘画形式上作了大胆突破,在不脱离传统运笔和水墨的前提下,以写生结合创作,大胆运用自己早先打下的色彩的表现功力,使画面体现出全新的风貌。

  1984年,何海霞被调往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年逾古稀的他刻有这样一方印章——“苍暮年大有所为”,表明自己要随着时代变迁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挑战自我、变法求新的勇气和信心。上世纪80年代后,他的山水画风格和表现形式开始有了显著变化,画面上呈现出笔墨与色彩交融、气势与意境交映生辉,讲究用笔用墨。到了90年代,何海霞的作品比之前更加自由挥洒,无论是辉煌的金碧山水还是逸气洒脱的泼墨泼彩,都能看到他已跳出“长安画派”的界格,走向更富时代气息的新的“自然”。此时的何海霞,已熔古今、东西于一炉,得百家之长而达到了“画自己”的自由表达境界——成功完成了衰年变法。《九寨沟》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一幅艺术精品。

  九寨美景

  纵观全画,满纸烟云,笔墨淋漓。远处,山峦层叠,连绵起伏,林深叶茂,郁郁葱葱,云绕山间;近处,山耸云端,河流纵横,溪水潺潺,古木参天,水溪云海相映成趣。真是山借水势而峻峭,树依山形而妩媚,水漫石而染色,云绕山而生彩,千奇百态,色彩斑斓,好一幅既壮观又秀美的九寨美景。

  “平远式”构图

  整幅作品采用了传统山水画中的“平远式”构图法。取景由近景的树木、石崖及中景的密林、山峰,再到远景的山峦,至更远处影影绰绰的群山剪影,山与山之间以烟云流水巧妙衔接,过渡自然。在“平远”的基础上,何海霞将胸中丘壑尽付其中,仿佛在高空上俯视群山,使得尺幅之间辽阔深远,气象万千。

  笔墨设色

  整幅作品笔墨苍润,技法娴熟,成功地把水墨、青绿和金碧重彩相结合,淡墨法、积墨法、泼彩法、重彩法相互交织,用笔上骨体坚凝又笔力雄健,达到了形神兼备、浑厚华滋的笔墨境界。

  款识

  何海霞先生在画右边题曰:“九寨沟,中南第一峰,密林深处四时云雾迷蒙。人文始祖,神农栖身于其中,人兽相居,尝百草,医生物,相传,亦为人类造福,传颂后世。是否属实,有待考。八十八叟寓居沪上,海霞并记。并签印三枚:何瀛(白文),海霞(朱文),沟坎一生(朱文)。

  回看何海霞艺术生涯,他一路从传统中走来,沧桑坎坷,饱经磨砺,终于形成自己雄奇奔放、浑厚壮丽的艺术风格,不愧是一座巍峨耸立的中国山水画“世纪末的丰碑”。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1023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146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260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285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089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4378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8650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5537热度

最新文章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速写简括 赋象率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先生作品(《西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西学东渐”

2025-07-11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健先生作品赏析

写意寄思 大象传神——《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花鸟画家刁呈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来刊载的这幅《大吉大利》,画家鲜红用彩抟笔

2025-07-10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墨彩恣意 三秦乡情——陕西美协副主席谢辉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潘天寿先生论画说:“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所以画家反

2025-07-09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风动人定 明心见性——读任焕斌先生的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

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一个被屡屡提及的问题;明心见性,简言

2025-07-08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江先生画作赏析

墨染烟云 笔皴江峡——《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美协理事刘长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的境界,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显出种种色相

2025-07-07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质朴天真 乡情满目——陕西美协顾问梁耘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看到梁耘先生的画作,不用查阅资料就能料定他是陕北黄土高原走出来的

2025-07-04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笔墨翻新样 冰雪寄暖意——当代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画作(《西部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

2025-07-02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市井生活 趣味盎然——读榆林美协名誉主席惠升碧先生的一幅画(

人物画中,有背景不着一笔,令人浮想联翩者;也有配以山水,令画中人旨在林泉

2025-07-01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随彩赋韵 山水铸魂——当代山水画家向中林先生作品(《西部成

向中林先生深晓中国传统山水画“随类赋彩”的精髓,又有现代审美视角的色彩

2025-06-30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写真传神 奇崛高致——西安美院耿建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是近三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奇,文奇,书画尤

2025-06-30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生作品赏析

工写相兼 雀鸣春醒——《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浙江画家方立行先

方立航先生的这幅《山雀一噪醒江南》以实取象、工写相兼、笔墨周到,又布构寄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