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中窥得宋代男子的簪花习俗

2018-12-13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0
990次浏览
  来源:中国美术报 

  原标题:宋人的簪花 

  男士簪花,唐已有之,杜牧曾有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即为明证。据传,唐时科举,春风得意的新科进士们,出于多年寒窗苦读、一朝得中的狂喜难捺,往往要在长安的曲江举办一次庆祝集会,称为“曲江会”。会前,先要选派两位同科进士中的美少年充作“探花郎”,去长安各处的名园采摘时花,到宴会那天供新科进士们簪花之用。可以想象当时路人争睹“曲江会”的热闹场面。但总的来说,唐朝簪花属于个别事件,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

  男士簪花,唯有在两宋时期才是一种时尚的流行,可谓自上而下蔚然成风。比如,当年37岁的苏轼就曾于一场酒宴后说自己“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这场“花事”。

南宋画家苏汉臣《货郎图》中鬓边簪花的男子南宋画家苏汉臣《货郎图》中鬓边簪花的男子

  宋熙宁五年春,杭州太守沈立到安国坊吉祥寺赏牡丹,随行者中,就有上任杭州通判不久的苏轼。那天,春和景明,花气袭人,诗酒乐作,好不热闹。座上共53人,大多酩酊大醉。令人称奇的是,那天的赏花酒会,围观的杭州市民竟达数万人之众。几万人围观几十人喝酒,这是什么阵势?想必吉祥寺附近的交通基本瘫痪,大批治安人员也十分忙碌吧?关键是那天的大小官员,包括苏轼在内,可能是酒酣意足、兴致盎然,居然头上都簪着花。女人簪花无可厚非,是一种风情和风景,问题是男士们簪花,且都为政府官员,颇让今人难以想象。我估摸,那天他们极可能头佩牡丹,为何?因为那天他们赏的就是牡丹,且牡丹也符合他们的身份地位。如此说来,那份魏紫姚黄的绚烂是可以凭空想象的了。有人可能会问:果有此事吗?那得看你信不信苏东坡,因为此事的记载见诸他自己写的文章,名为《牡丹记述》,不妨查阅。

  不管怎么说,宋代男士簪花史上最盛(至明清已式微),这倒无关乎宋人的性情风流或独特癖好,而是当时的一种风俗使然。究其因,和才子皇帝宋徽宗是脱不了干系的。拿现在的话说,在簪花这事上,他是“始终站在了时尚前沿”,起到了引领和垂范的作用。比如,这位皇帝每次出游,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不仅自己簪花,作为标配,护驾的下级官员、警卫侍从也是人手一朵。可以想象,那年头汴京的百姓,时常有机会看见一长排步伐整齐的皇家卫士,从宫门中“花花”而出的奇异景象。

  宋徽宗做皇帝实在不是一块好料,这被后来的靖康之耻所印证。但他书画皆能,堪称大家,甚至还精通花道。据载,他花了不少功夫亲自制定与簪花相关的实施细则:比如赐给贴身卫士每人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别小看这枝金花,每天晨起,大内卫士们揽镜佩花,就如同持有了一张特别通行证,可以自由出入大内。翠叶金花是一种皇家标识,对民间则是禁忌。《水浒传》第72回 “柴进簪花入禁苑”,说的就是小旋风柴进,靠一朵翠叶金花才混进睿思殿的。

  起初,簪花是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不过风气一开,就得考虑底层的民意。老百姓逢年过节或搞庆生什么的想簪花就不可以啊?为一朵花而让老百姓不爽值得吗?庞大的市场需求,加之顺应民意,没理由不大力发展花卉养殖业呀。于是取消“花禁”,簪花这档子事就渐渐普及开来了。无论达官公卿、诗家词人,抑或一本正经的理学家和大刀片子霍霍的赳赳武夫,都是人各一朵鬓边花。还得说《水浒传》,大名府小押狱蔡庆,“生来爱戴一枝花”,虽然是专司行刑、横眉怒目性子刚烈的“刽子手”,却成天打扮得花里胡哨,人称“一枝花”;病关索杨雄,也是“鬓边爱插芙蓉花”的;至于梁山一群小喽啰,则胡乱地在头上插些不知名的野花。不过,用什么花还得按时令来,比如重阳节肯定插菊花;五月里不妨插朵石榴花;大好春色中除了牡丹花以外,桃花和梨花也是不错的选项。

  南宋时,在庆贺太上皇宋高宗赵构八十华诞的御宴上,“自皇帝以至群臣禁卫吏卒,往来皆簪花”。诗人杨万里描述了这场盛会的情景:“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此番描述,令我此刻微阖的眼底,隐隐浮现出一个花团锦簇的宋朝。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7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6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