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印迹

2018-12-12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0
819次浏览

阿拉善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更是当今“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日前,“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第一次系统地将沉寂了上万年的古老岩画和两千多年的居延汉简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无独有偶,由中国岩画学会主办的“亘古天书·中国岩画艺术巡展”等系列岩画活动上月在海南举行。展览向观众呈现了世界岩画的经典之作,反映了百年来中国岩画研究保护所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有关于岩画的丰富艺术展示,也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感受了中国远古文明和岩画艺术的魅力。

岩石上的童年记忆

岩画,被世界通称为岩石艺术,是古代先民凿磨或彩绘于山崖岩石、洞窟周壁上的图形语言。它是史前文明时期人类共同的母语,是没有疆界的史记。岩画分布遍及世界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上世纪不完全统计,全球已发现岩画图像至少在5000万个以上,最早的原创作品距今已有4万多年。

中国境内的岩画不仅分布广泛、蕴藏量多、密集度高,而且发现时期也比较早。从内容来看,中国的岩画可分为南方、北方两大系统。北方地区的岩画多表现动物、人物、狩猎及各种符号,内容大多是刻制的,具有粗犷、简洁、明快的特点。南方地区的岩画除描绘动物、狩猎外,还表现采集、房屋、村落、宗教仪式等,内容以用颜料绘制为主,表现手法古拙独特,人物描绘大多不表现五官,只通过四肢位置来呈现人物动作、体态和感情;对于动物的表现亦仅重点刻画出角、尾、耳等特征部位。中国美术馆策划与研究部负责人邵晓峰表示,岩画里包含的题材非常丰富,充满了人与动物同舞、同乐、共同竞争、共同生存的状态,折射了先人在面对宇宙和自然时积极、乐观、进取的生存态度。

岩画堪称描绘在崖石上的史书。在岩画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反映社会生产的狩猎、放牧、农业;也可以看到反映宗教信仰的祖先崇拜、祭祀仪式;还能看到反映日常生活的村落、舞蹈等。岩画创造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当时人类的情感与主观意识,对那一时期人类的生活和哲学思想是一种艺术再现。它们不仅极具文献价值和考古价值,更是蕴藏美学与生命意义的艺术遗迹。

古今之间的审美呼应

任何艺术现象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生活土壤,都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在精神上的反映,都是艺术自身逻辑的发展结果。原始先民在惊险、紧张、刺激的狩猎活动中,无数次奔跑着的动物生动优美的形象,给他们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记忆。当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去模仿动物形象时,由于是凭记忆作画,无形中就对描绘对象的某些部位进行了取舍,突出和夸张了它们的本质特点,由此也培养、锻炼了原始先民的形象概括能力。但这种早期的审美观念并不如我们今天的审美观念那么纯粹、完善,而是紧密地和当时有限的思维认知、原始宗教观念以及功利目的交织在一起,甚至带有一种接近天真的童心和浪漫主义的诗情。简练而强烈的线条,主观概括和略带夸张的稚拙造型,古朴、大胆的色彩共同构成了史前岩画的神秘美感,在神秘的审美氛围中蕴含着原始的生命冲力。

每一个民族都会因为自己所生活的地理空间、社会环境等因素,选择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生发出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形态和审美思想。从世界范围看,就艺术审美思维而言,中国人审美心理发生的途径从萌芽、成型到后来的成熟状态,始终保持着一种延续性和完整性。批评家、策展人贾方舟表示,岩画与现代艺术还有一种非常内在的联系。原始岩画的创作,更多地是服从生存的需要,与其生命状态直接联系着。原始人类的任意想象,在原始岩画艺术中形成了特殊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象征性、神秘感和超越时空的自由联想。原始艺术属于稚拙简朴的审美类型,这种风格特征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在心理上的需要。“从审美和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岩画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和借鉴资源。”艺术评论家贾方舟说。

“天书”走向人间

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现象,很多岩画点、岩画块、岩画线、岩画带及其大区域都有内在的联系,体现了不同时期迁徙人群留存的社会生活片段。“越是接近于人类社会初级阶段的审美形态,实际上它更加倾向于一种人类交互信息的通用语言。岩画不仅仅是人类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当代人链接古代的一个审美理想和人文经验的通道。”“美在阿拉善”艺术展策展人孙欣说。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岩画是历史遗存的瑰宝,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表示,艺术界对于岩画的研究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亘古天书·中国岩画艺术巡展”是中国岩画学会2015年推出的活动,此展也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至今已历时3年,旨在对大众普及岩画知识,促进民众对岩画了解与热爱,提高中国岩画研究与展示水平。为了改善岩画新艺术作品创作人才匮乏、利用状况十分落后的局面,中国岩画学会还举办了“中国岩画保护利用与岩画新艺术创作人才培训”,该培训是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旨在让岩画艺术进入大众视野和生活氛围,让更多艺术家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地,汲取营养、激发再创作的热情,培养更多保护利用岩画这一古老艺术的人才。

“今天的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要在生活当中,要在人民当中进行创造,但是,我们对历史资源的借鉴也尤为重要。这些岩画当中的意向性,抽象性,以及有些接近于文字的书写的形式感,都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造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作为早期人类思想交流、历史记忆与心理情感传达的“图像语言”,岩画既是历史长河遗留的视觉艺术资源,也是人类自身历史、宗教与心理体验的图像见证,具有永恒的魅力。岩画这个庞大的图像记忆库,让我们有机会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自身演变史,以及人类艺术史进程。随着人们对它越来越多的认知、保护与探索,岩画也将焕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7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6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