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文物保护利用 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

2018-11-23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0
822次浏览
  原标题: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解码·文物保护利用)

  图①、图③分别为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二楼前厅及外景。

  图②为旧上海市图书馆侧面及正面手稿图。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供图

  雕梁画栋、重楼飞檐,典型中式建筑,远远眺望,就像一座古城楼,屋檐与蓝天相接,划出优美弧线。

  在以现代化城市风貌闻名中外的“魔都”上海,居然有这么一座古色古香的图书馆——这幢历经80多年岁月沧桑的历史保护建筑,经过3年多的修缮重建,以上海杨浦区图书馆新馆的身份,自今年国庆起开始试开放,迎接无数读者前来学习、参观、体验。

  从历史中走来,在创新中传承,这幢建筑有怎样的历史,怎样的契机让它重焕生机?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杨浦区图书馆。

  经历变迁的旧图书馆,修缮扩建后重新走进日常生活

  站在杨浦区图书馆顶楼,四下张望,郁郁葱葱的树冠下,掩盖着80多年前的一张宏伟蓝图。

  辨认着历史的痕迹,杨浦区图书馆副馆长唐效勇指点记者:“你看,那边就是旧上海市政府大楼,大楼的左边是旧上海市博物馆,右边是旧上海市图书馆,下方是旧上海市体育场。那边还有栋‘飞机楼’,现在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校史馆。”

  这是曾经的“大上海计划”。1929年,旧上海特别市政府为谋求与租界相抗衡的华界管辖区发展,在上海江湾地区规划设计城市市政设施。由中国建筑师董大酉先生领衔设计的一批新式建筑拔地而起,包括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旧上海市博物馆、旧上海市图书馆和旧上海市体育场等。杨浦区图书馆新馆的前身,便是建成于1935年并于次年开放的旧上海市图书馆。

  “董大酉是当时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唐效勇感慨,“你看我们这座建筑,既借鉴了中国传统门楼的样式,又有西方新古典主义的构图手法,一眼望去,梁柱斗拱、浓墨重彩,是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的融合。”

  尽管“大上海计划”被视为近代中国引进西方城市建设和规划理念的先驱之一,但在国家积弱的年代,囿于经费不足,董大酉的设计蓝图并没有全部实现,如旧上海市图书馆,仅完成接近一半的规模就投入使用。而随着1937年8月日本侵华战火蔓延至上海,图书馆被迫关停。抗战结束后,这栋建筑为上海市同济中学所用,直到2007年学校搬迁。时光荏苒,这栋优美而又古旧的建筑,随历史长河的流淌,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直至80多年后,又重回我们身边。

  现在,走进图书馆一楼,能看到两尊塑像,分别是董大酉先生和蔡元培先生。建设之初,蔡元培先生受聘为上海市图书馆临时董事会董事长后为其题写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的希冀,经历战火纷飞、时代变迁,直到今天,终能得以实现。

  探索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最优方式的重现与再生

  随着时代发展,合理利用好文物资源,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我国文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杨浦区图书馆正是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直以来,旧上海市图书馆都得到了系统保护。1994年,这幢大楼被上海市列为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建筑被列为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并入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上海计划”公共建筑群。

  但一幢建筑,仅仅保护起来就够了吗?没有人气的建筑,如同失去生命。在这栋历史保护建筑闲置的那几年,馆内蛛网密布、馆外杂草丛生……

  历史保护建筑该以怎样的方式融入今天的生活?按照“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最优方式的重现与再生”的建设思想,杨浦区委、区政府决定,对旧上海市图书馆建筑实施保护性修缮。依据董大酉先生最初的设计手稿,将当时未能完成的“两翼”建筑还原扩建,赋予图书馆建筑的当代使用价值。

  杨浦区图书馆馆长潘立敏介绍,修缮扩建工程于2015年4月开工,2018年9月完成施工。100多名工匠,以修旧如旧的工艺,将图书馆里珍贵的彩绘、琉璃瓦、水磨石等建筑亮点最大程度予以保留,完整再现了“中国复兴式”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建筑风貌。

  老建筑的一楼门厅,是八旬高龄的红缸砖地坪。修复者们在施工进场前将上方每一块砖做好标识、编号、拍照记录,再逐一拆除、打磨、清洗修复,将红缸砖重新铺贴。顶部琉璃瓦是最新烧制的,“我们根据原来瓦当后面的印鉴,在宜兴几经周折找到了当年烧制瓦当的窑厂,请他们重新烧制。”唐效勇回忆。

  大堂屋顶彩绘,部分是原件,由工作人员按照最小干预原则进行修复,其他彩绘按原件复制。仔细端详,就能发现墙内斑驳旧彩绘与细致新彩绘的区别,建筑的年轮得以彰显。

  修缮后,无论是彩绘壁龛、红缸砖地坪,还是重檐歇山顶的门楼、琉璃瓦屋脊、檐上点缀的吻兽件,都得以原汁原味保留。最让人惊艳的要数二楼大厅孔雀门,再度开屏重现华美。“这是1934年的原物,那时候没有焊接,全部依靠铆钉将铁铆在一起,做工相当细致。”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东昌介绍。

  保护历史建筑,更应该让它成为学习与体验城市历史的开放平台

  “这个图书馆外貌是古旧的,但是里面是全新的,它按照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的要求实现借阅数字化、图书内容数字化。”刘东昌强调。

  依照当年的设计图纸,杨浦区图书馆新馆不仅实现了建筑师最初设计的“井”字形布局构想,同时,图书馆面积得以扩建数倍,为更多的文化服务提供了空间与可能。馆内设置了最多同时容纳800位读者的上限,其空间以“学习支持中心”为核心理念,规划了文献借阅、数字服务、展览展示、主题活动4个基本功能区,体现当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同时专设“上海近代市政文献主题馆”,这也是杨浦区图书馆新馆馆藏的一大特色。

  “我们花了很多精力,让这栋建筑回归图书馆的本质。它曾经是封闭‘藏书楼’性质的图书馆,现在,我们把她打造成大空间布局的当代图书馆,既复原原有功能,又在空间布局中体现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之路,重心从‘文献收藏中心’向‘学习支持中心’转移。”潘立敏说。

  改建后的图书馆,不仅提供阅读空间,还提供交流的场所,比如听讲座,办读书会等。自国庆起至今年年底的开馆季期间,图书馆将相继推出近百场读者活动,包括静思讲坛、“悦音书话”音乐普及等。

  “把这栋建筑继续设为图书馆,是为了让几代人有更完美的生活。”在潘立敏看来,这是一项立足长远的决策,“重新把书香引进来,把读者请进来,重新给这栋建筑赋予功能予以再生,这是老建筑在城市更新中的有益探索,寻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环境的融合,也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保存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案例。”

  用潘立敏的话来说,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当代人了解“从前”的历史知识,更应该让它成为一个城市历史学习与体验的开放平台。

  旧上海市图书馆变身杨浦区图书馆新馆,有读者说,我几乎走遍了上海每一座图书馆,没有哪一座比得上这里,因为这儿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

  制图:郭 祥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7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6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6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52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7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6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66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89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