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的古人 天天向上的山水

2018-11-16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0
768次浏览
原标题:好好学习的古人 天天向上的山水

  《仿古山水图册》 王鉴(左上)

  《仿巨然山水图》 董其昌(右)

  《青绿山水册页》 王时敏(左下)

  人类早已跨入21世纪,作为一名中国传统山水画家,要不要在学画之初,从临古师古开始呢?在“新水墨”观念盛行的今天,成为了一个必须澄清的大问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学术论辩中,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的新展“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无疑摆明了态度——向古而学,乃可大成。态度明确了,接下来是摆事实,讲道理,向大多数人说明这个“师古”理念是中国画风尘仆仆、一路跋涉的必然结果。

  展览以“古意与今情”为主题,汇集了来自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等机构收藏的34位书画家逾50件明清诸派的摹古山水精品,旨在重新梳理明清山水画摹古、师古、化古的演变脉络,借此探究明清山水画沿革与演化的内在原由。在四层展厅中,以清初“四王”之首王时敏为开篇,显然是为了强调山水画中“摹古”的价值与意义,突显传统绘画中临习古人的重要性。在谙熟传统之后,画家通过主观性理解,结合各自的生命体验及艺术感悟,再图推陈出新。本展旨在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启迪,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一次集中欣赏中国古代书画摹古精品的机会。

  笔墨之演进

  在众多作品中,董其昌的摹古山水可视为体现整个展览宗旨的关键枢纽。中国山水画肇始于晋唐,经五代、北宋,蔚为壮观。当蒙古人取代汉族人统治华夏后,山水画也在南宋风雨飘摇的坚守中蝶变为元代画家的笔墨实践,经明代中期成为正统,至晚期,“笔墨”终于成为文人画的核心追求。以董其昌为首领的“松江派”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展厅在醒目位置专门介绍了这一画派的来历,可见其重要性。

  明代唐志契在《绘画微言》中有过一番论述:“苏州画论理,松江画论墨。理之所在,如高下大小适宜,向背安放不失,此法家准绳也。笔之所在,如风神秀逸,韵致清婉。此士大夫气味也。” 他认为,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苏州“吴门派”绘画注重造境,而“松江派”侧重用笔,讲究笔中的风神韵致。“吴门画派”将赵孟頫及“元四家”作为重点学习对象,从绘画风格、技法到艺术理念,全面囊括在学习单中。“吴门派”之首沈周,集前贤之大成,形神俱佳。后继者文徵明虽学画于沈周,师承却上溯至五代的董源和巨然,继而参照南宋刘、李、马、夏等人笔法与构图,结合赵孟頫之画学思想,立足于本地区特有景物,创作出大量以写生为基础的园林庄园图册,呈现出极强的文人生活趣味。

  至“松江派”出现,明代山水画画风发生了一个微妙而重大的变化,开始脱离意境而转向笔墨趣味。作为首领的董其昌,大力倡导笔墨,并非个人心血来潮,实则当时思潮的具体反映。文人画在明代中期进入了一个演进的高潮期。笔墨为先导的思想,究其根本,来自于先秦文化中老庄之“大象无形”“得意忘形”等观念。从宋、元文人画对“不求形似”的提倡,伴随着文人对书法艺术的推崇及长期实践,至明代中期,书画结合,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明万历年间,社会逐渐陷入动荡,画坛也开始酝酿巨大的变革。以造境为手段的中国山水画意境传统,逐渐向表现笔墨境界的方向转化。

  笔墨为何重要

  董其昌便是这一转变的核心驱动力。他强调笔墨之法,须“能分能合”“虚实互用”。以书法入画,辅以画家个人修养、气质、个性、学问、经验等多种要素,最后全凭“笔墨”这个载体呈现出来。用笔运墨,错综变化,出奇无穷,成为董其昌毕生的书画追求。诗情画意虽为性情之表达,但脱不开浓厚的文学意味。展览中来自苏州博物馆的陆治《唐人诗意山水册》便是最好的例证。画家以每开一联唐代古诗的命题形式,分秋夏春冬,将古人诗意转化为形象,用笔苍健,色彩明润。又如苏州博物馆藏文徵明《三绝图卷》,以实景“石湖”为题材。画中粗笔水墨主要取法于沈周,兼师“元四家”。细读卷上题诗,结合画面,我们可随画家之笔,畅游于楞伽山麓、石湖之畔。

  董其昌正是要扭转这种文学性的抒情意境表现方式。他刻意强调画中笔墨的运用,将笔墨本身视为表达之成败关键,遂成为“松江派”的追求。在董其昌看来,山水是山水,绘画是绘画,绘画是心灵的创造,要“因心造境”。他反复重申,绘画不是现实的替代品,而是主观精神创造物。应当自觉区分绘画与现实之区别,让笔墨担当起心灵传达者的角色,方能达到“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古人以笔墨建构天地,别有一种灵奇,率意挥洒,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董其昌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高度自觉的划分。如果说书法是一种玄妙的抽象艺术表现,那么绘画无疑是将其具体化的最佳载体。笔墨与书法的结合不再以造型为目的,而是纯粹之精神在宣纸上留下的痕迹。

  作为董其昌的再传弟子、清代“四王”之王原祁,在《麓台是画稿》中反复阐明的画理也是聚焦于笔墨之道。如他所说:“古人用笔,意在笔先,然妙处在藏锋不露。元之四家,化浑厚为潇洒,变刚劲为柔和,正藏锋之意也。” 王原祁的爷爷王时敏是董其昌的嫡传弟子,秉承董其昌之志,终身摹古。因此,如果不以“笔墨”为出发点,将无法理解清代以“四王”为代表的“复古”倾向之思想根源。展厅中“四王”摹古册页及立轴安排在显要位置,反映了清初画坛主流画家群体的集合诉求。然而,细细品画,不难发现,即便是摹古临古,“四王”也是“取古人之丘壑,而运自己之笔墨”。今日再看“四王”之“仿古”山水,虽口称仿董源仿黄公望,其实展现的是全是自家之面目。

  摹古终是为了脱古

  中国绘画,自南朝齐梁间谢赫提出六法,将“气韵生动”列为首位,到唐代张彦远探讨“书画同体”,北宋苏轼主张“不求形似”,再到元代赵孟頫“书画同源”的命题与“元四家”的各自实践,终于汇聚融合,在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中得到了个性鲜明地阐发。笔墨与气韵接轨,经历了一千余年漫长的探索与实践,最终水到渠成。明清的画家通过临仿体味先贤“古意”,用笔墨语言实现了情感至纯粹精神的转化。而观看这些“摹古”作品的我们,穿越历史,与古人对话,借以标定今日之山水画坐标。

  知道多一点

  吴门画派

  明代中期,自成化、弘治而后,随着院体、浙派的极盛而衰,以古称吴门的苏州为中心,形成了该画派。因群内画家多属吴郡,故名“吴门画派”。吴门画家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强调意境与意趣,开启了“闲、静、幽、雅、文”的文人画新潮。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被称为“吴门四家”。

  松江画派

  为明末山水画流派之一。分为三个支派:以赵左为首,称“苏松派”;以沈士充为首,称“云间派”;以顾正谊为代表的称“华亭派”。由于这些画家大都生活在上海地区,当时被称为松江府,故名“松江画派”。领袖人物董其昌深谙古法,用笔洗练秀润,代表了“松江派”典型风格,与“吴门画派”精工细作形成对照。董其昌还梳理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推出“南北宗”论,在中国绘画史上形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我向毫端寻往迹

  ——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展厅

  时间:2018年11月3日至12月6日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082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274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379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260热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作体现了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

 2件作品 3578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577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中国山水画是以“畅神”为主要宗旨,画家在对传统画技法和现代创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7587热度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的绘画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整体风格,充满了玄

 4件作品 3907热度

最新文章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线墨有致 高原风情——兰州美协副主席朱兆森先生作品(《西部成

“朱兆森先生师承陇上人物画名家李宝峰先生,其画面人物取象上立足于西部高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感恩昨天 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

真正的成功人,没有抱怨,只有实干,因为我们要拥抱明天!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弘扬成功文化 建设一流名校

做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仅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既定 目标,除满腔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从广义来说,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他( 她) 就注定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校新的思考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关于创办社会尊重的 优质品牌学

让我们携手并进,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成功队伍,不断提升成功质量,不断发扬光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戒“ 贪 ”是大智慧

人生漫漫长河,要与许许多多的诱惑博弈搏斗。人生每时每刻都要面对大大小小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

加强成功文化建设 积淀深厚文化底蕴 —在兰州成功学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不做校长 ,就做名师

成功人,如果不做校长,就做名师。而校长和名师都需要在指导班主任岗位历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置好寒假教育作业

成功小学的孩子今天就要离校了,愉快的假期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相信 以“假期

2025-04-1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小学的突破口在教育

2025-04-17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作品赏析

笔墨浑肆 写意寓兴——《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书画家任冉

 本网消息 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联袂策划的书画作品宣传介

2025-04-16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浅识

删繁就简 形神兼备——《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李胜彬先生花鸟画

李胜彬先生花鸟画在坚守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同时,用没骨笔墨坚守着花鸟画形神兼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