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经典 西安的碑林之石

2018-11-15

文章来源:人民网|0
1151次浏览

我上学的时候就曾到过西安碑林,穿行在碑石间,呼吸着久远的风烟便以为自己受到洗礼,从此也文化起来了。这都是因了这座石质图书馆,汇集了远古的流变,谁若想添些笔下功力就必须匍匐碑下,才能体会到文字源远的魅力。

然而,当我又一次踏进碑林大院,我惊诧地意识到,这里不仅仅是书法家的宝地,那一通通石碑还承载着凝固的记忆,中华民族何以浩浩荡荡,秘密可能都在这些石碑里了。

播撒传统

走过窄窄的泮水池,穿过一道古朴的牌坊,我远远看见了那座标志性的碑亭,上有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路经西安写下的“碑林”二字,如今已深深镌刻到世人脑海了。

这通巨大的方碑是由4块高约3米的青石合围而成的,碑顶是灵芝云纹簇拥的双层花冠,碑底有三层石台,所以也称之为石台孝经。当年唐玄宗为教育官吏遵行孝道,选石勒碑,讲经释疑,还是下了番功夫的。这通碑最初竖立在汇集了学界泰斗的国子监,到了宋元祐二年又迁到文庙的正中位置。从此这方碑刻便驻立于此,目睹了16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动声色地播撒着温润的传统。

碑文用隶书撰写,唐玄宗还在文后题曰:“孝者,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故亲自刻注,垂范将来。”那字迹,风华雍容。唐玄宗还对孝经作了注释,用小隶刻在正句之后。想那皇上对自己的书法和注释是格外自信的,曾把孝经拓片发到每个家庭,期望人人存怀孝心,家家洋溢孝道,齐家才能治国。

碑面上刻有整齐的方格,当初皇帝是直接用朱砂一笔一画写到碑上的,而不是在桌上写好一字一字摹刻上去的。我想这方巍峨的方碑,不论平放地面,还是高高竖起,洋洋洒洒五千余字,体现了大唐的气魄。

尊崇孝悌,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缘由,人们对孝道的尊崇始终不减,所以历朝历代都把孝经碑视为国宝而加以推崇。也许就是上天的佑护,20世纪50年代碑林曾发生大火,把文庙大成殿焚为灰烬,但仅仅几步之遥的孝经亭却毫发无损,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了。

展现睿智

我小心绕过石台,迎面是一间横在园区的廊房,明清风格的挑檐和窗扉涂着朱红,护佑着令人牵挂的一组珍藏。这里的碑石与我记忆中的碑刻完全不同,不是一块块立于地上,而是一块块森森然连成了长廊。碑林人告诉我,这就是元祐年间与孝经碑一同迁来的开成石经。

这开成石经好生了得,绝对算得上国宝中的国宝了,不仅仅因为这114块石碑距今已有1600多年,而是镌刻的内容乃是中华文脉的核心篇章,十二经,一百六十卷,六十五万字,几乎收入了全部的经典著述。

碑林人说,开成石经的意义怎样估量都不为过。

厚重的开成石经历经多次战乱劫难,几经躲避才得以完整保留,不能不说是个令人欣慰的奇迹。唯有的遗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一下震裂了44块石碑,尽管后来一一修弥,却依然让人摇头怜惜。我走近看到,明朝人对那石经格外珍惜,用细石米浆将碎碑进行了黏结,还对缺损的字迹依据拓片另刻小碑补缀。那些补缺之碑孤立看去,谁也不知什么意思,只有对应原碑才能知晓本来的文义。

我与碑林人细聊发现,国人对开成石经的崇敬是深入骨髓的。历史上多个时刻碑林曾经沦为兵营,在兵戈铁马面前所有遗存都可能成为粉齑,但在这处大院里,长戈铁矛与碑石同立,士兵们常常抱着刀枪在石碑间席地而卧,当集合的号角一响,翻身跃起便会向外冲去,枪头却从没碰破一字,所有碑面也不见一处刀枪磕碰的痕迹,这不能不说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在沙场征伐的将士眼里依然不可亵渎。这恰恰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睿智。

记录历史

穿过石经屋便进入了又一个碑廊,这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名碑堂,看到那些如雷贯耳的书法大师的碑刻,读字如遇仙人,读文如沐春风,好像那大师穿袍戴冠长髯飘逸在讲述文字的奥妙,任何读书人不能不对这些碑碣顶礼膜拜。

我从名碑屋出来便去了存放石刻的展室,其中,昭陵六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我知道,这六骏石刻本来立在昭陵前的祭厅里,从上世纪初遗留的一张照片上,还可以透过破败的大门看到战马在凄风中嘶鸣。

传说六骏石刻是唐太宗授意大画家阎立本所绘,又由阎立生所刻,肌理健硕,忠诚威武,把战马的形与神镌刻得栩栩如生,洋溢着满满的盛唐风华。唐太宗还亲写赞诗,由书法家欧阳询丹书于上,可谓名画、名刻、名碑、名书于一身,只可惜那丹书早已被风雨剥蚀了。但我站在马前,依然能听到战马嘶鸣的昂扬,看到天马奔驰的潇洒,听到箭簇如雨的呼啸。有记载说,当年毕加索见到六骏石刻图册直呼:形象艺术的滥觞应该源自这里的。

我从碑林出来看到熙熙攘攘拥在门口的游客,自然为古城存有碑林而骄傲了,以前多是学子进院观摩,现在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现在的展品只是院藏的1/3,大量的碑刻还躺在仓房里。千百年来这些移来的展碑时有修缮,但当年立碑和倒扶补缀只是用碎石渣支稳,三合土填充,中间多是空的,稍有灾难袭来碑林人就紧张得坐卧不安。我想,的确应该赶快扩展碑林的展区了,为它们开辟一个安全的居所,这些历经颠沛的千年遗存绝不能在我们手上再生遗憾了。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95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8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4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79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27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001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66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