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9
□ 廖廖︱文
每当有艺术品拍出耀眼的“天价”的时候,艺术圈外总有无数的嘲笑与质疑的声音。当然,对于已经丰收的卖家、藏家和拍卖行来说,这些杂音无非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1月8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再破纪录,拍出了全世界最贵的一张照片:安德烈亚斯o古尔斯基拍摄于1999年的《莱茵河Ⅱ》,成交价433.85万美元。
作为一张照片,拍出430万美元的“天价”,经新闻报道之后,国内照例响起一片嘲笑声和质疑声。我开始以为看着搪瓷盅上的徐悲鸿奔马长大的国人,对当代艺术的审美可能有偏差。于是就上洋人的网站浏览了一下,结果发现欧美人的观感跟国人的反应差不多。
在欧美的网站里,大多数人都评价这昂贵的照片是“皇帝的新衣”。有骄傲者认为:“我家后窗风景比这更漂亮!”有正义人士说:“有这钱,不如支援非洲吧。救救希腊吧。”有幽默者在调侃:“这钱是奥林巴斯董事会支付的么?”还有愤慨者说:“从这可以看出那些富人有多蠢。”“这是世界上最富有者的荒诞生活的完美例证。”
也有慷慨者喊价:“我愿意出3.4美元买下它。”有摄影同行在哀嚎:“我拍的更漂亮,更便宜,来看看我吧。”有义正辞严的评判:“任何一个真正的摄影师都会扔掉这张照片。”当然,也有微弱的声音在说:“当你站在3米宽的真实原作面前,跟你看电脑里的小画面效果是不一样的。”
那到底这张照片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一张照片能引起全世界这么多人的争议?主要原因是出自媒体的误导,当然不止是中国媒体,全球的媒体都在用这个标题“全世界最昂贵的照片:430万美元”。如果换成430万美元的一件艺术品,那么大家就没什么值得惊讶的。因为比这个价格更高的艺术品多的是,人们也不会觉得430万美元的价格太“荒谬”。
既然我们没有把艾敏的《我的床》称为世界上最贵的床;没有把赫斯特的《生者心目中无谓之死亡恐惧》称为世界上最贵的鱼;也没有把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称为世界上最贵的铜钟。那么,为什么要把古尔斯基这件花了几个月的制作时间,包括后期电脑不断修改,207厘米宽×385.5厘米长×6.2厘米厚的作品,叫做“一张照片”呢?在小弟我看来,正确的说法是:一件成交价430万美元的当代艺术品。
当我们把它看作一件当代艺术品之后,就可以按照西方的当代艺术品定价标准,简单地分析一下,为什么它的价格是430万美元,而不是4.3美元。
第一:艺术品的价格取决于艺术家在美术史中的地位,以及这件作品的水平。古尔斯基师从当代著名的观念艺术和极少主义艺术摄影大师贝恩德和希拉o贝歇尔,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创新,他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并成为当今摄影界中最耀眼的明星。这幅《莱茵河Ⅱ》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艺术品的价格取决于被谁收藏过。古尔斯基的《莱茵河Ⅱ》一共复制了六个版。四个版已被世界著名的美术馆收藏,其中包括:纽约现代美术馆和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在西方,如果藏家对艺术品的定价有疑问,画商不会直接回答藏家的质疑,他会阐述一番艺术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并列举出同样收藏这个艺术家作品的大牌藏家的名字。被世界上最顶级的美术馆收藏之后,必然会把艺术家的同系列作品的价格推上最高位。
第三:画廊的等级决定艺术品的价格。同一水平的作品,超级画廊的定价是一般画廊的3-4倍。全世界营业额最大、分店最多的画廊“高古轩”和最权威的当代艺术场馆“纽约现代美术馆”都曾举办过古尔斯基的回顾展。
第四:绝对不能降价。艺术品的价格只能往上涨,不能降价,这是艺术圈的潜规则。别说像古尔斯基这样的顶尖艺术家,就算是普通的艺术家,签约的画廊都会随时保护他的市场价。如果没有遇到财政危机,下一场拍卖的价格一定要比上一场高。2007年,古尔斯基的另一幅佳作《99美分》在伦敦苏富比(微博)拍出334万美元。这几乎已经注定2011年的这一场拍卖要高于334万美元的价位。
第五:艺术品价格要靠背后的推手。有些艺术家水平很高,但是价格始终走不上高位,就是因为市面上的作品太少,没有人愿意操盘。艺术品有时候并不是物以稀为贵。也许在美学价值上来说,古尔斯基不一定是有史以来最高段位的摄影大师。但是有些摄影大师已经逝世,他们只有不多的遗作在市场上流通,并不具备操盘的价值,所以没有人把他们的价格往上推。
第六:艺术品的价格创新高要靠运气。西方的拍卖师说:“什么是天堂?天堂就是遇到两个前苏联的商业寡头互相竞价。”这次拍下《莱茵河Ⅱ》的买家并没有公开身份。在07年花了334万美元拍下古尔斯基的《99美分》的买家,当时也没有公开身份,直到几年后才知道买主是乌克兰资产排名第二的商业寡头。古尔斯基在拍卖行的运气一向不错。
当我们了解了这张“照片”背后的秘密,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这件古尔斯基的作品完全对得起430万美元这个价位。
那么,面对430万美元这个数字,我们普通人到底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徐志摩讲得好:“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普通爱好者与顶级收藏家走的路有着不同的方向,我们“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永远都没有机会参与这个顶级的游戏。
顺便说一下,以上提到徐志摩的那首小诗,1926年发表于《晨报副刊》,90年前感动了林徽因,90年来感动无数国人,那么这件感人的作品卖了多少钱呢?当时《晨报》的稿费是每千字2-3银元,相当于今天的200-300元人民币。
其实,无论国人还是洋人,在关注艺术品之前,都应该先明白一个道理:艺术品的价格与价值并不完全对等,艺术品的价格与观赏者的内心感受也没有必然的关联。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