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荣宝总经理刘尚勇的拍卖视角

2012-01-30

文章来源:
1068次浏览
 
 
  刘尚勇: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
 
 
  2008年,北京荣宝拍卖(下简称荣宝)在前掌门人离任后陷入困境,当时正值金融危机,竞买人资金链的突然断裂,使得作为中介方的拍卖公司不能按时向委托人兑现。在一次次催款无果的情况下,一些失去耐心的委托方甚至要将荣宝告上法庭。“内忧外患”中,原荣宝副总经理刘尚勇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他是否真能扭转乾坤?
 
 
  临危受命赢得市场
 
 
  刘尚勇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仍不免带着感叹。“当时不仅董事会质疑我的能力,同事们也纷纷摇头。”一向以随和性格与人交往的刘尚勇,在令人感觉亲近的同时,仿佛缺少点儿管理者应有的威严。另一方面,刘尚勇当时在专业方面的知名度,也远远没有成为说服众人的理由。
 
 
  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务危机,刘尚勇当时感到心里没底。“最困难的时候,连图录印制、人员工资等费用都要从荣宝集团借用。”他找到荣宝拍卖董事长马五一寻求帮助。后者只给了他一句话:“办法永远比困难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刘尚勇始终在琢磨这句话的深意,却不得其解:“看到的只有困难,没有办法。”突然有一天,刘尚勇读到一位哲学家的一句话,深受启发:“寻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打开公心。”言下之意,只有真正为企业、为员工考虑,别人才会把办法提供给你。
 
 
  刘尚勇果断地实施起颇为有效的奖励机制。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自己就好比《亮剑》中的李云龙,“无论员工用扁担、锅勺或者擀面杖往前冲,只要‘打死敌人’就奖励”。刘尚勇认为奖励机制是经济学中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确奏效,很快,荣宝的业务员如八仙过海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业绩大增,“在年底奖励的时候,有6名员工的奖金数额排在我的前面”。一年之后,荣宝走出低谷,并逐渐赢得了应有的市场份额。
 
 
  如实兑现藏品价值
 
 
  1983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刘尚勇被分配到北京市文物局,文物行业对于他来说是个需要重新学习的门类。“当时老师傅还是凭经验教授,比如今天拿着一个磁盘子对我说,小刘,记住这是康熙年代的。过几个月再拿出来问,这中间我已经看过不下几百件磁盘子了,哪还能记住这个盘子是哪个年代的?”刘尚勇认为,这种经验式的教授方式,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如果不是从小入门拜师,很难学习。恰好此时,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一批大学生,为当时著名的各门类文物专家整理经验知识,刘尚勇便是参与者之一。“把这些老先生的经验用我们新式学习方法进行逻辑性的排列和归纳,从此有了断代、比对的依据,文物行业终于褪去了神秘的面纱,可以系统性学习了。”
 
 
  做了快10年的编辑后,1992年,北京荣宝斋成立出版社,刘尚勇被作为人才挖来,主要针对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进行知识性梳理。1995年,国家开始重视艺术品拍卖,荣宝斋成立拍卖公司,一向具有经济头脑的刘尚勇如鱼得水,进入拍卖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自此,中国拍卖版图的风云变化,在刘尚勇眼中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刘尚勇说,“文革”后一些退赔给个人的古董艺术品掀起了中国内地拍卖的第一波行情。当时这批东西的主人大多已去世,后人对藏品价值不甚了解,同时,在出国潮的涌动下,很多人需要现金兑换外币。在这种情况下,拍卖行提供了兑现价值的平台。“结果很多珍贵藏品被拍卖行卖出,而买家大多来自境外。”然而这波行情大约只延续了一年多时间就戛然而止,“差不多都让境外的人买光了”。刘尚勇说,在1999年到2000年的时段内,拍卖行几乎无物可拍。
 
 
  没有想到,2003年的非典,却给予了拍卖市场第二次活力。“此前的中国人为了经济腾飞,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直到非典时,人们被迫留在家里,被迫反思自己的生活,忽然觉得,生活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珍爱享受生活?”刘尚勇说,一些人开始把自己积累的资本拿出一部分投向艺术品市场。“中国人开始将以前流落海外的东西买回来。”这波行情导致各大拍卖公司纷纷从海外征集拍品,有的拍卖场中,拍品60%都来自境外,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现象。
 
 
  不过好景不长,2006年,随着各大拍卖公司的不断征集,海外资源逐渐枯竭,回流的拍品质量大不如前,市场再次回落。然而,和前一轮的沉寂不同,这次回落后,恰逢海外资本操纵中国当代艺术,使得该门类在各个拍卖公司大放异彩,直到2009年金融危机后,遭受重创的海外资本撤资离开中国艺术市场,致使中国当代艺术一蹶不振。
 
 
  2009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领域各个投资环节的变化,一些基金、大机构开始瞄准艺术品市场,并在他们的注资下,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推向亿元时代。刘尚勇认为,这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次颠覆性改变,它所带来的视听冲击不仅震撼了艺术品市场之外的旁观人群,而且也令拍卖公司一时间理不顺头绪。“一开始我们也羡慕一件作品怎么卖那么贵,也希望创造自己的奇迹,但很快,我们发现这不是荣宝的方向。”刘尚勇说,快速拉升一件拍品的价格,过早透支其未来的行情,不仅会对今天的买家造成伤害,而且还会为拍卖公司本身的征集带来麻烦。刘尚勇认为,亿元拍品可以是市场偶尔出现的个案,但不应该是常态。
 
 
  明白了这个道理,刘尚勇说,荣宝的方向是兑现藏品的价值。拍卖行业中很多人还是比较冷静的,没有人天天想着发财,只要能帮他兑现价值就行,值100万的东西,能卖到120万,他就会很高兴。
 
 
  如实地兑现价值,是荣宝的方向,当然也有可能成为未来拍卖行业的整体方向。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2892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315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538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638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976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8122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997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854热度

最新文章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原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观念的突破

2025-08-25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女士作品赏析

形神兼具 清丽活泼——《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青年人物画家于博

于博女士的这幅《夏日小憩》,将中国绘画的笔墨语言和人物造型的写实表现

2025-08-25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山河万象 抒怀寄情——陕西画家吴成斌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或丝路戈壁、大漠茫茫,或云横秦岭、太白险峻,或峡江浩荡、烟岚云翳,或黄河

2025-08-22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