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兆武先生画作《荷气满塘》
王成喜先生画梅50余年,他的梅画艺术盛行画坛、风行民间,可谓独树一帜。其鸿篇巨制的树梅,或尺幅小品的折枝,或春梅,或雪梅,月下之梅,冰崖之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幅《花开春色动》继承了宋、元以来画梅大家的技法,又独辟蹊径,师法自然,着浓艳于浑厚,涵茂密于清逸。所以,虽然繁花累累,纷披烂漫,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精神,而没有红俗黑怪之感,把历来的文人派画梅那种萧瑟清冷的情调一扫而光。他的梅花是入世的,是健康的。应当值得注意的是,王成喜先生之梅没有古代文人的超凡避世和孤芳自赏。而是花朵丰腴饱满,明亮夺目,满树炽烈如火,通幅激情四射。即使空气中飘着雪花,也是挺过严冬的报春之梅!古来画梅多圣手,写此春花有几人?这报春之梅和迎春之梅,是他笔中开放出的花朵,也是当今山河大地处处可见的时代之花。王成喜先生的梅花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画家打破了世人对梅花的固定思维,梅花不再是以稀、瘦、少为美,不再孤芳自赏,不再以冷美人自居。在他的笔下,梅花属于新时代,它应当饱满丰腴,它应当艳丽多姿,它应当缤纷烂漫,它应当传达一种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应当激励世界,激励中国。正如董寿平先生所言:“成喜的画,有厚实的书法功底,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努力把西画的透视、明暗、空间、质感等表现方法融入中国画的笔墨趣味中,以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他鲜明生动、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别开生面,洋溢着时代气息,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的享受。”
孙兆武先生画作《秋赏图》
孙兆武先生的画特色有三:一曰简淡;东坡有云:“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观其意气所到耳。” 《赏秋图》乃其人品格调熔铸而成。在其画中,物象的变形笔墨与造型调理,充分表现出了他的审美追求——质朴无华以及由此而生的清雅淡然与雍容大度。二曰清逸;《秋水逸韵》的超逸是画家能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挥毫泼墨,皆成天趣,此乃天授,非学而成。其作品常于平淡之处现大气魄,用墨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可谓“密处可以走马,疏处不使透风。”通透空灵之笔墨与超出画作之外的思想境界相契合。非凭画技纯熟所能为之,乃其思想、学问、才情及人生阅历之结合产物。三曰旷达;《荷气满堂》的旷达乃是一种从容优雅的人生态度,于画中得以体现实为不易。孙兆武先生向来崇古尚古,对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有着深入的研究。虽崇古但不泥古,而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通过解读前人画作,找到与自己气质禀赋、笔墨才情的同构因素,往往能在创作时做到形异而神合,疏淡处可见通透达观之思,于浓墨处彰显其审慎含蓄之态,二者皆为其旷达秉性之流露。“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句可见王维雍容淡然之态度,此亦孙兆武先生为人、处事、作画之态度。当今画坛颓靡浮躁之风可谓盛矣,有此 “三美”可力拒时风,成就绘画艺术之辉煌。
(文\成功美术馆 金石开整理)
孙兆武先生画作《秋水逸韵》
画家简介:王成喜 原名王成林,堂号香雪斋,1940年生于河南洧川县(今尉氏县洧川镇)。自幼酷爱书画艺术,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师从董寿平、许麟庐等国画大师。王成喜艺术上刻苦钻研传统绘画技法并努力吸收西画的一些表现方法,擅长写意花卉,尤爱画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美协顾问。
孙兆伍(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刻瓷绘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徐悲鸿国画院花鸟画创作室主任。入选中国美协主办“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展”,中国陶都中国“吴冠中艺术馆”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高洁品性兰惠人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王成喜梅花《花开春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