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纯正 写意取象——湖北国画院副院长谭崇正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淡墨纯正 写意取象——湖北国画院副院长谭崇正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2023-08-08 08:55:16   浏览数:


谭崇正先生画作《高山流水遇知音》

  “元气淋漓障犹湿”,伟大的诗人杜甫赏读其时名家画作,情不自禁为之玄妙的国画水墨相态而感叹。这鲜活生动的诗意描绘传诵千年,也更见中国绘画“水晕墨章”的变化丰饶、造物万千。中国绘画笔与墨交合的“阴阳蒸陶,万象错布”生动造物,其妙处端赖水之运用,故而以笔为骨,“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由此可见“运水”之难,“用水”之重要。湖北省国画院副院长、湖北大学中国画研究所执行所长谭崇正教授,其主观审美情志与客体对象特征交融的淡墨写意人物绘画,之所以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也必然离不开画家“水法”成功使用带来的丰富意象彰显。



谭崇正先生作品《闺中闲读书》

   谭先生国画创作上以水调养的“淡墨”画语选择,首先在于其主观上对这一笔墨语言清逸雅致相态蕴涵的爱好,恰如画家自己所言“‘淡墨’的淡雅之气,如一杯清茶,沁人心脾;亦如一泓清泉,沁我心扉”。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谭先生的这幅《高山流水遇知音》,画面无论是长线飘逸、短线迅捷的写意性淡墨人物形廓“应物象形”;还是“以水破墨”时而赋象有致,时而泼染含情的水墨晕淡生发。其水色多寡赋象写意的画面形神表达,及所反映的画家强烈主观运思,都与“高山流水”以琴音为媒高士人物精神对话,而空灵幽玄、闲适清雅的画面人物主体相得益彰,让时下身处霓虹深处的人们得以片刻休歇,精神获得一定的慰藉,身心放松徜徉于这清逸淡雅的墨象画语世界中。还有《闺中闲读书》一作,淡墨线写手持书卷的闺中女子侧影,在丰沛水色渲淡墨彩而成的雕花圆桌、层叠假山、摇曳竹荫等漫漶润泽墨象映衬下,犹见画家运筹笔墨、布置经营,给予主人公娴静淑婉的古典东方女性气质彰显。同时也更有画家主观上对“淡墨”意象内美的理解,水之流溢、墨象斑斓而见其与天地自然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超脱凡俗精神追求。



谭崇正先生画作《果熟图》

  “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而“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审美意象反映和精神内美呈现,还需以落墨纸上、水色渗发的“以水行气”具象画语之征表现之。“墨法妙于用水”,“运水”之难既在于对其本性富于恣肆流动的驾驭之难,又在于对其律动中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灵性凸显之难,故而谭崇正先生用墨之“淡”带来形神俱彰的纯正气韵反映,亦需画家对国画这充满生命气韵“水法”的娴熟运用,方显其卓荦不群。在谭先生的作品中,水的灵活使用让墨在宣纸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幻化出丰富的色彩,也更体现了画家主观意识和物象精神的衍生。如《高山流水遇知音》《闺中闲读书》中,笔端的水色饱满带来了画面“淡墨”线迹的立体效果,也更见活跃的生命韵致。其如绵裹铁一般圆滚滚的线写,既反映了画写线条的骨气力量内涵,也进一步强化了人物形廓的体积呈现,使得平面的画面人物更加鲜活生动起来。再有水与墨激烈碰撞产生的水渍物象块面,所体现出的不同体积厚度和黑白意象,既见鲜明的人物衣饰肌理效果,层叠的山石凹凸起伏结构,树木的摇曳婆娑姿态等物态实相;又有看似无序甚至无用,实则更见内部生命节奏的“淡墨”之象,所营造的恍兮惚兮、若隐若现而与“道”相近的玄妙画面意境的功用体现。这种对“水法”语言的深度掌控赋予,极能反映国画“贵在传情”的写意性情志,和探究生命生生本源的组织规律。“水气淋漓墨韵存,淡到极致见真情”,观者也往往能于这气韵生动的情致化纯正“淡墨”之中,体悟到画家由形及神的取象志趣,领略到画家蕴藏于作品中深彻的精神寄寓。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谭崇正 199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国画院副院长,湖北大学中国画研究所所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开明画院副院长,湖北书画院院士,荣宝斋画院刘曦林工作室助教,《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北京水墨行动组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谭崇正先生画作《弈趣图》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21 甘肃新思维广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