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晓萌山水画《溪山晴秋图》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有着深厚而悠长的历史积淀。除去人们常说“墨韵”即传统的“墨分五色”,以墨色的浓淡变化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层次;也讲求说的“造境”即意境的呈现。不管是山水、花鸟、人物,皆氪用水与墨的融合变化,通过写意的笔墨技法表现出自然物象的造型特征和生命精神,人们也往往通过水墨画表达着内心的情感,通过这种抒情达意、寄物寓兴的表现手法,表现着物象的“气韵”“境界”。骆晓萌先生作为当代实力派画家之一,他在继承传统水墨写意的基础上,以生活为创作之源,写山水雄浑壮阔的意境,绘当代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忧愁。他的水墨绘画中既有着传统绘画雅致、清幽的朴实气息,又不乏新时代鲜活灵动的生活意象。

骆晓萌山水画《苍岩深秀隐山居》
从近期在《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的国画作品中,我们大致可以窥见骆晓萌先生在国画创作中的以自然而然的笔墨去展示和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精神意蕴,以及传统笔墨韵味与现代审美理念相融合,古典美与现代美的激烈碰撞所呈现出来的水墨新语境。《溪山晴秋图》以平远构图法写意山水宏阔的景象。远山连绵千里,在烟云之气的隐逸中呈现出苍茫的景象;中景苍峦叠嶂,峰峦竞秀,给人一种秀润的山水气息;近景中,则采用小景精写,草木丰茂的山丘之中,房屋隐现,人家坐落,溪流环绕着整座山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田园诗意之境。

骆晓萌山水画《溪山清远图》
《苍岩深秀隐山居》以俯瞰角度写意深幽山水之间的隐逸生活,坐落在山隅之中的人家傍水而居,繁茂的草木掩映着幽居深处的人家,愈发的呈现出一种悠然世外的意境。远山近景则以劳拉的笔墨描摹而出,峰峦相簇,气势浑然,飞瀑自山崖倾泻而下汇聚在这一潭的清幽之中,带着无数人的情思,也带给无数人对自然的崇尚。又如《溪山清远图》一画,画面去山水近景,通过放大山石、流水的肌理、本质来表达出山水内在的生命精神,人们对自然的探寻,理解和崇敬。画家通过沉雄的笔墨和扎实折带皴写,表现出坚韧而富有力量的山水之美。与流泉之畔,山林苍松之间两位居士观瀑、听风,自有一番闲逸洒脱之精神。骆晓萌先生以疏密得当的线、点皴和水墨的枯润写意出蕴含着无限生机韵味的山水意境,又通过人物将观者带入一个禅意悠然的清幽山水之地。

骆晓萌山水画《秋山林木诗意图》
水墨山水画无论是它的表现方法,还是作者通过笔墨技法所呈现出的画面效果,都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山水情怀和审美意识。《秋山林木诗意图》 《闲步幽深处 别有洞天境》亦是采用这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绘画理念来创作的,通过小处的物象来表达出整幅作品的内在精神本质,人物、屋舍亦或是简单的草亭都是画家所营造出来的一种表达情感的载体和意境。在虚实对比和墨彩的流动中,以独特的造境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山水世界,画面丰富的墨彩表达也带给欣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骆晓萌山水画《闲步幽深处 别有洞天境》
最后,再说先生笔下的人物画。众所周知,骆晓萌先生受教于刘大为、杜滋龄等多位当代画界巨擘,其笔下的人物画有着鲜明的笔墨个性和精神个性。画面往往在意象的描绘上更重形神兼备与精神气质的表现,注重以现实中提取一种“人本”的要素。《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的这幅《东坡咏梅图》以遒劲有力的线条刻画出人物饱经沧桑的形象。在荒山野林的幽僻之地,孤寂的梅花独自傲然绽放,满怀惆怅的苏东坡便坐在这一片萧疏的梅枝之间,感悟人生种种寂寥,此时唯有“落花伴谪人”。画家通过人物形象的仰望和静坐相伴两个动作,借景抒怀,通过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盛开的铮铮精神,来寄托内心人物高洁的内心和坚韧的意志。整幅作品中笔墨沉稳厚重,线条多短而疾,刚劲而富有力道,给人一种凌厉的气势。人物的造型看似随意,实则笔笔皆透着人物的精神,呈现出形神兼备的笔墨风貌。(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汪利利)

骆晓萌人物画《东坡咏梅图》
画家简介:
骆晓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现代艺术研究院院长、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囯画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