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势 水有韵——知名画家沈福馨山水画作品赏析

山有势 水有韵——知名画家沈福馨山水画作品赏析

成功书画家网   2023-06-20 15:45:01   浏览数:


沈福馨山水画《薄暮》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国画的出现和发展由最初的记录性逐渐形成了具有生命精神象征的物象表象。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之一,虽较人物画出现的晚一点,却凝聚着千百年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山水画的气韵和山水精神也是中国人厚重情思的集中体现。当代山水画家沈福馨先生的山水画,从真山真水中汲取美之所在,在继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而自成一体。
 


沈福馨山水画《小满》

《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的《薄暮》《小满》《山高路遥图》等作品中,不难看出沈福馨笔下的山水画所呈现出清新润泽、气象壮美、意境浑然的绘画风格。他的画面中多表现“石头”和“水”,独创的手法表现出山石坚韧的质地,线条、墨色皴擦间,呈现出石头细密的肌理和饱经风霜的斑驳面貌;写水,不管是奔腾的江水,还是涓涓细流,亦或磅礴的瀑布流水,皆依水取势,各具神韵。
 


沈福馨山水画《山高路遥图》

沈福馨先生曾学画于著名画家孟光涛和杨长槐先生,在山石、流水的运用上更受齐老师杨长槐的影响,笔墨不落古人程式窠臼,尊崇“心师造化”“心穷万物”的客观规律,立足黔州山水独特的地貌特征和自然景象,创作出一幅幅容纳自然万象的山水佳作。譬如《山高路遥图》一画,画面构图注重空间意识,在山体的走势上采用传统的“迂回式”构图,山峦层峦叠嶂,由近及远延伸,呈现出深邃悠远的意境。近景中右下角取峰巅一角,只见石阶之影、人物、树木,在高大的山体之下显的渺小。又如《武当小径》一画,画家着力在山石的描写上,笔力劲健,笔法清秀,笔墨浓淡干湿皴擦之间可见山石挺立,气象刚正。留白写出的云烟、流水意象渗化在水墨之中,呈现出一种浑融悠远、古意微茫的山水意境。再如《薄暮》《小满》两幅作品,除去对“贵地”喀斯特地貌山石的描写,更多的是对水的描写,笔墨干裂如秋风,润泽如春雨,呈现出飞瀑倾泻而下迸溅在山石上,再汇聚而下的那股力量。观者在画家虚实、枯润、或刚或弱的水墨写意中仿若身临其境,听的耳边瀑水阵阵,“水”的清音入心,使喧嚣的心境瞬间平静。
 


沈福馨山水画《武当石径》
 
沈福馨先生是一位开拓创新的画家,青年时代曾花费近十年时间潜心中国绘画传统及美术史论的研究,深习宋画,饱览名迹,并致力于开创中国传统绘画新风貌。他在追求古人对丘壑的表现方式的同时,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他的画面虽然以当代山水为摹写之源,我们却总能找到古人之遗风,《清江归棹》作品中所传递出来的是一种“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天人合一的意境。画面中远山影影绰绰,巍峨挺拔,画家以淡墨枯笔皴写出山体的棱壑、涧隙,近景中的山峰低矮,浓墨皴擦而出,给人苍润而富有生机的意象,一侧山崖上有流水倾斜而下汇入清溪,另一侧则在淡墨之中施以淡淡地青绿色,给人一种春意融融之感。平静的溪边泊着两只轻舟,扛着工具的农人已然下船缓步走向山后隐约可见的屋舍,画面至此,除去水墨所营造出来的旷远、清幽意境,更添一份“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诗意景象。

 


沈福馨山水画《清江归棹》
 
我们也可以通过《高秋清赏图》一画来感受画家用水墨所营造出来的诗意意境。画面中运用传统山水画中的位置营构,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山水空间,又通过虚实对比,远近呼应来表现“曲径通幽处”的美好。综上,我们可以从沈福馨先生的山水画中看到画家继承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笔墨意境,又融入各阶段山水画发展的笔墨精髓,并吸收西方绘画的光影表现,创新山水构图和笔墨表现程式。 他的山水画作品写自然山水之气韵,深幽静谧,超然尘外,笔墨中既蕴含着深厚的中国画传统绘画的功底,画面中又不失新时代蓬勃的生机和对山水精神的崇尚。(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汪利利
 


沈福馨山水画《高秋清赏图》


画家简介:
 
沈福馨,笔名石松、福声。1948年2月生于贵州安顺。1963至1969年安顺高中、贵州大学学习,1969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69至1984年航空部国营144厂教师、宣传干事,1984年至今贵州省美术家协会《贵州美术》杂志执行副主编。是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21 甘肃新思维广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