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深彻 画语苍莽——陕西美协名誉主席赵振川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取象深彻 画语苍莽——陕西美协名誉主席赵振川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2023-03-30 08:54:33   浏览数:


赵振川先生作品《河畔清秋》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赵振川先生的绘画艺术得益于乃父赵望云先生的影响,始终坚持长安画派的这一理论主张,亦还见鲜明的个性彰显。其画面语言的象态呈现上又不拘一格、广博汲取,在寻求富于主观意识的笔墨媒材与画面所涉对象自然丘壑的高度契合,丰富的写生感物积累与意匠经营而创作运思的调和融汇中,形成了苍莽浑厚、气象宏大又与众不同、个性迥然的山水绘画风貌。

    故而笔者于生活、传统两个维度,尝试剖解赵振川先生的山水绘画,想来也是颇有意义的。从取象生活、师法自然的角度而观,得益于秦巴、关陇等地自然山水,长期写生采风的感物体验和扎实积淀,使得其笔下的山水绘画因对象山水有别和主观意识的不同,呈现出丰饶的画面意境和鲜明的个性风采来。再从“师古”的传统承继而言,一是传统山水富于辩证哲学内蕴的笔墨根本性内质,对其画语个性的影响是必然存在、不可或缺的。另外画家于包括其父赵望云先生在内的石鲁、黄胄等长安画派诸家,及其刘海粟、陆俨少等近现代以来诸位先贤开拓画语样式的“传统”近取涉猎,对其面对不同景象山川自然的绘画表现,而各赋其形、各彰其神的画面具象写意性构建,也都有一定的笔墨参考价值和创作启发。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期刊载赵振川先生的这幅《河畔清秋》中,画家所呈现的随形驭笔又灵活多变、注重神意笔墨样态即是如此。其笔锋徐疾、提按勾画于纸面,形成的粗细、方圆、长短、枯润、浓淡之迹,又于远近的树木丛林,或显或藏的房舍村居,蜿蜒回环的汩汩河流,如云似山的天际远景等具体物象的深彻体验和入情入理解构造像中,线面组构、对比调和、虚实生发的运思凝虑重铸再造,而见体和客观自然形之特征、神之韵致又独显其精神赋予的艺术魅力。如画面中近景河岸上水分充溢浓墨,滃晕点簇的树木密叶,与对岸丛林树木的枝桠奇错穿插,渴笔枯白赋形的峥嵘之象,既在图示布陈上形成近实远虚、浓淡鲜明的对比辩证之构,还符合现实情态下人之视角观察万物近详远略、近厚远苍的真实体验感受,也有画家“河畔清秋”的时像关注,即四季轮回、草木荣枯等自然实像的考量和强调。


 赵振川山水画《祁连平常日》

    如此造景取象既有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般,“心穷万物”“目尽山川”而深彻感物的画面体现,也还不失画家贵在摄情、得意的主观心象与客观山河熔冶交互。如近处庄稼地里竖着的小麦垛,已显衰败迹象的丛林树冠,中景处隐约漏出房檐屋角的村落,悠悠水岸边闲逸而坐的乡民,天高云淡、远山如黛的浩渺远景均是如此,既有超脱前人笔墨程式局限,而注重画语精神继承的实践体现;也更有画家注重客观山水观察和体验,而着意强调客体山水气韵的“神遇迹化”。于是那徜徉的环转河流,那默默的远山疏林,既是“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山无云复无风”的自然山河壮美之象,亦是画家寄驻于山水艺象审美理想、情志抒发表达。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赵振川,男,1944年生于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黄胄美术基金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第四届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大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21 甘肃新思维广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