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淋漓 元气流溢——杨必位画作亮相“兰州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精品赴郑州展”

墨色淋漓 元气流溢——杨必位画作亮相“兰州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精品赴郑州展”

   2018-11-17 22:15:00   浏览数:
   

杨必位作品《时逢秋山赋彩期》 


    本网郑州11月17日电(记者 冯宜玉)杜工部诗云:“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随着兰州成功美术馆今年以来的第18场“馆藏名家精品展”,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第十二届郑州国际珠宝玉文化博览会”的开启,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著名山水画家杨必位等一批风格鲜明、笔墨扎实的画作,等到了当地书画爱好者们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为郑州各界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书画艺术盛宴。



杨必位先生作品《天涯落迹处》

   “杨必位先生的山水画作,带给我的视觉感受完全是眼前一亮、面目一新的。”展览现场一位从事书画艺术培训的齐女士说道。随着从笔墨、图示等进一步的品读她又说:“初看其画面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新’。但仔细的品咂,从其山石、草木、云岚的笔墨造型,我们可以发现画家丰富的艺术积淀和醇厚的中国山水技法素养,以及对传统笔墨深厚的理解,完全是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杨必位先生作品《入山才知春深》

    由此可见,杨必位先生的山水画作,在中国山水画的理论研究和笔墨实践中,古为新用,融汇今古,进而超越桎梏、彰显自我。



杨必位先生作品《醉在秋溪余韵》

    对中国画精神蕴含和审美哲学的研究上,杨必位先生的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他继承了魏晋以来文人绘画的诗性美与自然美,在坚守传统有融贯古今的笔墨道路中形成了属于个人气质的意蕴之美。其山水展现是人与自然交互往来的关系,是人与时空追溯绵延的关系,是自然与艺术的画里画外关系,是建立在中国山水审美传统上的主客观关系。从其画面语言而言,以此次展出的《时逢秋山赋彩期》为例,其笔墨、布成虚实相生、色墨相宜,画面旷凉、清奇。以精微笔墨营造的大面积近景处理与画面最顶端一缕浅淡远山、云岚的对比,赋予该作品野逸清新,纵情山水之美。其中墨色皴擦纸上形成的山石斑驳的纹理,隐秘于峰峦罅隙的山居、溪涧以及一片片橙黄绚烂的山林,峰回路转的幽趣溪涧、山径,天高云淡的远山、天幕,更是对南北朝宗炳《山水画序》“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的艺术理论理解与画面直呈。
 
    杨必位先生的山水画创作实践,重视书画文化源头的研究,画面内外均有传统审美精神的体现。其形式和内容的深度融合,都能反映出画家对传统的认识与理解并呈现出画家的气质及审美趣好,也给人们带来淳厚的人文景象。同时杨必位先生又是一位对自然山水有过深入观察撷取、体验感悟的艺术家,作品对长江三峡、巍峨太行都有反映但又与众不同,他更注重从精神入手去体察人与自然呼吸与共的脉搏跃动。

    如成功美术馆馆藏的另外两幅作品《入山才知春深》和《天涯落迹处》,笔墨的调和、调动上一如既往地将线墨的律动发挥到了极致,积墨、泼墨等方法的糅合运用,干湿叠加变幻出的斑驳块面,使整个画面如一气呵成而跌宕起伏。但这两幅作品在图式又有所区别,《入山才知春深》更倾向于全景式的平远图式,给观者以天地巍巍的浩然大气;而《天涯落迹处》在图式上与元人山水有很相近,选取山川一角,却又以一片秋林、一缕飞瀑、一队归鸟,展现了无穷无尽的秋之景象,给观者以“一叶而知秋”,“窥一管而知全貌”的哲思喻示,诗意中让观者充满无限遐想。

    颠崖老树、沧浪水深。评论家说:“杨必位的笔墨风景也极具现代主义气息,并非是对传统艺术思想的简单蹈袭。”。我想于杨必位先生的绘画,我们的体会到的还远不止于此。其元气淋漓、气韵流溢的山水画作中,带给观者的还有画家寄情于林泉的游目骋怀,是焕然一新的墨色关系,画家在背靠传统博大浩瀚的精神导引下,又展现了与其个人情操、时代审美若合符节的至臻化境和迁想妙得。



艺术家简介:杨必位,1945年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授予的“ 97中国画坛百杰”画家。曾任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政协重庆市第九届、十届、直辖市新一届、二届委员,重庆市文联委员。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精选画库》出版委员会委员及重庆卷主编,迎接香港回归全国艺术大展艺委会委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重庆市文史馆馆员及重庆市文史馆书画院常务理事。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热门文章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