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铭在成功美术馆(一)
在中国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赋予了其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典雅内涵,更是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象征。自古赞美牡丹的诗文何止千万。相传一代女皇武则天在洛阳上苑观牡丹后赋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来赞美牡丹。而在中国的绘画史上,牡丹也作为主要的花卉题材,被广大的画者所追逐,竞相描绘,千百年来以画牡丹而名噪一世的名家大家亦不乏其人。时至今日,牡丹画作已成为中国花鸟画中最为经典的题材之一被人们广泛接受,其方法、韵度已臻成熟,要想突破绝非易事。而陇上花鸟画高手王祖铭先生,砥砺春秋三十余载,在其扎实厚重的花鸟画基础上,开拓出了牡丹画作极具时代意义的笔墨新程式。
王祖铭在成功美术馆(二)
年逾七旬的王祖铭在牡丹画作上打破传统藩篱,结合时代精神特质,开创的时代牡丹画作新程式,绝非“空中楼阁”、“无根浮萍”,而是在众多的花鸟画题材创作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几经变法所得。
细细探究之下笔者才发现,王先生自幼就酷爱中国传统绘画艺术,60年代初入兰州艺术学院,196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四十余载笔耕墨耘,苦研不辍,承上启下,博采众长。他曾在水仙、百合、玫瑰、瓜果、鲜蔬等金城特有花鸟画题材上长期笔墨耕耘,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王祖铭先生以敏锐的眼光发现牡丹这一传统题材在新时期的意义,果断的转向了“陇上牡丹”的开创上来,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为画好牡丹,王祖铭先生曾数次赴洛阳、荷泽、临夏、榆中等著名牡丹产地坚持长期观察与写生,对牡丹的枝叶、花蕾,以及生长规律、品种、特色都细心观察。将自己眼睛所察,放诸于笔端,赋予了新时期牡丹画作新意。
王祖铭先生所绘牡丹画作之新,还在于他在笔墨方法上的开拓。新时期,随着西方绘画的观念和方法的引入,对中国花鸟画作的变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先生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将西画中造型、构图、笔墨、色彩等方法运用于他的牡丹画作中,将光影理念发挥到极致,布局大胆构图、色彩冷暖相衬。不断的在笔墨实践中总结经验,将牡丹花瓣的色彩过渡处理的恰到好处;充分利用笔、墨、水、点、线、面等笔墨形式,造就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风格。王先生,在牡丹画作的开拓上所用之法,乃是中西结合的手法,是以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处理方法,淋漓尽致地挥写牡丹之风骨,将牡丹的风姿绰约、花气袭人提升到了展现大国雄风的时代高度,其意义十分重要。
笔者对王祖铭先生在牡丹画作的影响和意义,以“人间四月芳菲尽,王氏牡丹满金城”两句韵文概括。所言,既是王祖铭先生牡丹画作,为古金城爱好者广泛熟知,人人争相索画,已得其斗方尺幅牡丹而欣欣然。由此而一时引起“金城纸贵”的火热现象,蔚为可观呀!
画者,一技耳,重在境界传达!画家所画之物实则为其灵魂“心象”的物化表达。王祖铭先生所画牡丹亦是如此,其所表达的是他对自然花卉的体悟、对社会变革的洞察、对时代昂扬精神的赞美。体现在花鸟画中就是对时代“大花鸟”精神至高境界的追求,对国富民强的期许!文章最后借唐代大文豪刘禹锡赞美牡丹的诗歌结束这篇简评文章,聊表敬意!“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