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诗书画报社携全国百家知名书画网联袂推荐出
“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兼具的实力人物画家精品展”9月3日—9月20日
(参展画家:阎真、赵子忠、巩连仁、张健、陈斌、陈伟、翟原良、郑成文、陈华、刘承钢)

提罐少女 68x68cm 润格:10000元
陈伟的绘画既吸收西画的造型、色彩、光影和构图,又注重对中国画笔墨构成的韵味追求,使作品的厚重感、明艳感、冲击力、震撼力俱增,以鲜明的个性来诠释艺术。
采访人:李霞
受访人:陈伟
采访时间:9月4日
采访方式:电话采访

藏女一牛 68x68cm 润格:10000元
记者:您的作品中既有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又融合了西画的色彩等一些表现技法,您是如何把握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关系的?
陈伟:国画的创新问题,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在艺术的发展中,它一直都存在。艺术在不停地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文化如何发展,都应是自由、活跃的,艺术也应该是百家争鸣的。这样,艺术才能百花齐放。创新,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是否能够真的做到创新,那就要看艺术家本身的悟性了,悟性高,可创新,悟性低,走老路。创作,是对人类内心最真实的美的一种探索和挖掘。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对艺术新的表现方式。但是,不能抛开传统,只顾创新,那只能是无源之水。创新,就是要将作品赋予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

红衣少女 68x68cm 润格:10000元
记者:宋代张舜民的《画墁集》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而您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首诗,您谈一下您是如何看待绘画的诗性的?
陈伟:国画本身就是带有诗性的绘画与哲学。中国画最大的特点正如齐白石大师所言:似与不似。国画本身就具有诗性的特征,艺术家更应该抱着诗性的态度去创作,给绘画艺术赋予诗样的感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就是指绘画的诗性,具有和诗一样能表达颜色、情感、声音和思想的能力,那种一语含万情的表现效果与诗更有相近。绘画的诗性,表现出来,就是:中国绘画是以诗入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西方绘画则是对色彩的情绪化运用达到绘画的诗意表达;再从中西结合方面出发,注重神韵,强化诗意。

出淤泥而不染 68x68 润格:10000元
记者:您的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那您认为您的作品有何特点?
陈伟:我的绘画方式、构成有别于传统。将传统笔墨方式延伸为意识线,将虚实、节奏、浓淡融汇于混沌之中,使画面更突显巧妙玄妙之感,使整个画面更丰富,强化视觉效果,更具感染力。
记者:有人评价您说是您同刘海粟先生一样,有着“艺术叛徒”的思维,您认为这样的评价合适吗?该如何去理解这句话?
陈伟:其实,意识的形态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所以,还是有所不同的。可以说,从意识形态来讲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社会背景,他的反叛,是对封建社会的反抗,是“美育救国”的一个方式,再从对反封建延伸至艺术本身。而我则是针对绘画本身,我不想循规蹈矩,不想循着老路一直走,我更强调艺术的自由化,更强调艺术当随时代,寻求艺术的无限可能性,想在艺术的创作中做点尝试,寻找新的艺术点。我只是“小我小美”,不能和刘海粟先生的“大我大美”相提并论,可能有些东西是相契合的,但不能同日而语。我想,艺术家就应该有前瞻性,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我的“反叛”,就是对绘画符号本身的一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