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新作品
5月12日起,王维新、汪志杰和方广泓三人作品联展“2012·转折”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展览用明丽、轻盈、透明的水彩画诠释“转折”这一理念。
三人从油画版画转入水彩表达
“画家能否走一下自己所从事专业之外的边锋之道?”王维新这一渴求创新的想法,促成了三位画坛先驱此次的“转折”画展。
三位展览画家,一位是中国目前还在创作的油画界中资格最老的前辈,一位是中央美院教授、知名版画家,一位是获巴西国家文化艺术勋章及奖状的油画家。
画坛先驱者转向水彩
这次参展的三位艺术家都是中国画坛的先驱者,在艺术成就方面有着不俗的纪录。他们的专业背景各异,却没有一个人是专司水彩画种的。如今,他们在自己的治学专业领域之外,却对水彩画艺术兴致勃发,一改以往油画和版画的表现语言,以水彩画表达他们眼中的造型艺术。
因此,策展人谭根雄为此次展览定拟了主题——“转折”。作为此次展览总监的赵抗卫认为,他们突然以各自的领域为基础,在向水彩画领域的伸入中,以极端的专注与热情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视觉样式。创新成为他们的共同立场和宣言。
三人拆除专业樊篱
汪志杰于1949年在徐悲鸿支持下赴北京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当时叫国立北平艺专),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自己培养的大学美术教师,其作品当时就在苏联和西欧七国巡回展出。1956年,汪志杰响应国家号召,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职业画家,但1958年却因此成为“右派”,历经磨难。2010年,汪志杰率队赴印度采风写生,回国后其众多作品中的一幅尺寸不太大的水彩画竟成人们最关注的作品。一时之间,水彩画成了他偶尔为之的、油画之外的另类副产品。
作为知名铜版画家和水彩画家的王维新,执起笔画水彩画已不能算作突然,正是由他提出“画家能否走一下自己所从事专业之外的边锋之道”这一渴求创新的想法,才有了油画家汪志杰和旅居巴西的画家方广泓的加入,并使本次画展最终成立。
方广泓出生于上海,1985年赴巴西定居。旅居巴西的生活经验,使得他的东方精神被注入了率性奔放的南美文化气息。这个以桑巴舞和足球自豪的国度,显然深刻影响着方广泓的文化个性,使他萌生出一股火辣而新奇的力量,让他的画作充满着异国风情,用笔狂放不羁、重意境而不羁形迹。方广泓还把他的某些油画技法尝试运用到水彩画上,并不拘于水彩画的世俗传统和技法。
“如果一味地强调传统,水彩画将会流于某种平庸和苍白,或者说是一种作茧自缚。”在展前研讨会上,艺术家交流探讨,试图剥离各个画种限制,拆除艺术专业各自为阵的篱笆,大胆尝试其他的表现语言,或者糅合各画种的长处,创造出前所未有历史范式的新颖水彩画样式。
墨守成规绝无出路。转折是艺术家对绘画艺术的进一步拓展,从这一个意义上说,转折就是创新,转折就是超越自己,转折就是寻找一种新的审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