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玉:守望经典 传承创新

张兆玉:守望经典 传承创新

   2012-06-26 10:21:00   浏览数:

张兆玉:守望经典 <wbr> <wbr>传承创新(神州诗书画报采访录)

张兆玉作品


  张兆玉自幼喜爱书法,楷书出自颜、柳、魏碑,行草以颜真卿《争座位》《祭侄》二稿为范本,兼容唐李北海、宋米芾、黄山谷、清王铎、傅山及近代黄宾虹、陆维钊诸家。他的才气、胆魄、见识造就了他的品性和书法风格。


  采访时间:张兆玉书法家日
  采  访  人:记者 汪利利
  受  访  人:张兆玉


 记者:每个时期的书法都是从传统中不断传承而来,凝结着很多人的智慧结晶。您在不断地学习,临帖古人之后,如何将他们转换成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


 张兆玉:传统的东西有他的优秀之处。古人对书法的潜心研究、创作给今天的我们许多文化艺术价值。对于书法我也是从小喜欢,我学习临摹颜真卿的楷书16年。当然现在我也写点行书的。通过这么多年对书法的坚持学习、研究、创作,从我的书法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的是:传统的书法艺术是我们每一代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将传统尽心转变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是渐变的,他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创新的。对于传统东西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传统中经典的东西,在不知不觉的创作中,日积月累,水道渠成。随着社会大发展,人的思想、认识、社会观、价值观等都会随之变化的,当然艺术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在变化。我觉得从传统到创新就是这样的很自然的过程。


  记者:书法的境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或内容?在您的创作中,对于书写的意境追求什么?


  张兆玉:书法艺术是一个人学识、修养、观念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理解的表现。个人认识分不同角度。从审美角度来说,书法就是静止的音乐,也有起音、高潮、结尾。从给人的感觉来说,书法如人体美,每个线条都很美。书法是创作者的性格的完美体现,一张一弛都是创作者性格的强烈艺术表现。书法如何写,就像是品尝一桌宴席一样,每个菜你都要尝尝。所以说,书法写作不是你会写单一的那一种字体,就能称之为书法艺术的,书法是相当博大精深的,要写好书法就要深刻理解传统艺术。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我追求直抒胸臆、豪放、性格的表现。


  记者:谈谈您眼中的书法艺术?


 张兆玉:书法艺术还是要走“笔墨当随时代”,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书法作品来体现时代的一些东西,关注时代。现在的书画市场是比较混乱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但是还是有真心虔诚创作艺术的人,所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书法艺术永远是向前发展的。我认为其一,书法艺术是有高度的,但他必须要有宽度和长度的支撑才能发展,所以作为一个书画创作者,要不断地学习、研究,创作才能拓宽书法的宽度和长度。其二,所为书法创作者,不是一天到晚一直不停写字的人就是书家,他只是书匠,所以对于书法的学习要有思想、有创新。其三,艺术的形式一定要为艺术的内容服务。


  记者:您如何看待现代的书画艺术?作为一个书家,从您的角度,如何看待利益驱使下的个别创作者的社会责任缺失?


  张兆玉:商业化是历史发展的一个产物,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经济中,书画艺术进入市场是有必然性的。书画艺术现在也是一种商品。但是书画家要认清市场,书画进入市场要适当,不能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艺术气息,失去了真正的艺术内涵。不能为了商业而艺术,要把艺术当作一种职业但不是赚钱盈利的工具。潜心的学习、研究传统,去创新,去创作出好的作品,对于一个书画艺术追求者来说是最好的。

 

刊登于神州诗书画报2012年6月8日http://paper.shj888.cn/show.aspx?id=2273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