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周玉兰国画作品集》品读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周玉兰国画作品集》品读

   2011-11-21 18:16:00   浏览数:
  

                                



戊子年初夏,有玉兰女士题赠其书《周玉兰国画作品集》,得以静心品味、欣赏。

铺展全本画作,无论工笔或写意,皆傅色浓艳而工丽。粗看似红、黄、绿色满眼,细读则各色有度,落笔自然。其画作色度鲜丽明快,构图惟美大气,深谙用色之道,亦深谙藉色彩物华具象情感、意蕴之法度。

工笔画作画技巧、材质特点和形态特征等因素决定了其审美取向的相对写实与稳定,与标举“逸笔”,追求空灵,借以抒写性灵之写意画迥然有别。

玉兰之工笔作如《国色天香》(98 176cm)因各色度搭配得体,尽显牡丹典雅高贵之意态;《香荷满塘》(128  248cm)因色泽相间有度,使清丽秀美之风荷神韵跃然纸上;《金玉满堂》(68 68cm),感觉幽深古雅,隐然有北宋院体画风格;《迎春图》(68 139cm),俨然别样风格:画面用铺天盖地的鹅黄和万言千语的干枝线条展现生机盎然之景象。迎春花枝繁叶茂,风采无限;众小鸡啄枝询叶,意趣天成。

再观玉兰女士之写意画如《荷塘清趣》,其画面布局可谓“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逸笔横生;《吉利图》红黑反差强烈,荔果似滴欲落,不由人吟出“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之名句。又如《鱼东图》(68 68cm)作品,几片墨禇色荷迎风摇曳,一柄荔红菡萏挺立其间,游鱼穿行,留白得体,俨然一幅“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文人画作笔意。《荷塘清趣》(118 296cm),淡禇之底色衬托雨中之百荷情状,或垂下,或半开,或灿烂,皆风、荷并举,昂扬向前。傅彩赋色或浓或淡,不滞不浊;画面若静若动,似写生又似写意,所谓“微风摇紫叶,轻露手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是也。

尾帧八幅藤蔓题材条幅画作,无论牵牛花、迎春花,还是水仙花、芙蓉花,或艳丽,或柔美,皆如画作所题,“欣欣向荣”“壮志凌云”,全无一点惆怅、迷惘抑或伤感在胸间。这等画风,足见玉兰之坦荡风雅。

周玉兰兼长工笔及写意两种技巧,在女性画师中实属难能可贵。通过欣赏她的画作,品读她对大自然物象的描绘,可以看到并感受到她展示在作品中的强烈的感情色彩,甚至可以感受到其绘画对情绪的平静与冲动。画作中充溢着强烈的表达自我情感的愿望,或激情澎湃,或雍容大度,或幽远绵长。

玉兰的作品不仅满是浪漫、坦荡之气象,亦蕴含淡雅、空灵、惟美之顾盼。二者又互融互渗,相反相成,自然呈现出作品意境的多样性。她借助手中之笔与细致入微线条,赞美大自然,歌唱大自然,并通过这种赞美与歌唱,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爱感染给我们的审美愉悦,又大大地超出了欣赏绘画技法上的写实物象而进入了一种类似于言欲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早在宋代,花鸟画已经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后人要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及创新又谈何容易!常闻画事须有高尚之品德,宏远之抱负,超越之识见,厚重渊博之学问,广阔深入之生活,然后能登峰造极。所幸玉兰女士正值中年,气度不凡一般,在此期待她在绘画事业上有更大的进步和建树。(文/陈伯希  甘肃书画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a09b940100wwx9.html  周玉兰采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a09b940100wwwv.html  周玉兰简介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